近日,京东发布《2021女性阅读报告》。报告显示,被疫情影响的2020年里,女性用户对于“精神财富”的追求更高于男性,女性读者人均购书达到8.1本。其中,购买经济、金融、管理类书籍的女性用户大幅增长,且26至35岁的女性用户是主力人群;女性购买最多的图书品类是:中小学教辅、文学、法律、励志与成功、外语学习、家教、时政/军事、考试;在忙于事业和家庭的同时,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也是女性阅读的重要内容,因而去年购买茶、咖啡、红酒等饮品类书籍的女性用户数,同比增长超36%。而在常州,女性对阅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职业对读书选择偏好有着鲜明影响的同时,她们更加乐于“悦己”式悦读,不断寻求着“自我增值”。近年来,常州不仅有以女性阅读为主题的社交平台,还有各种各样的女性阅读实践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以书香润泽心灵,提升自身技能的故事。
明苏读书会:一个女性成长的社交平台“我们这期读的是《超级大脑的七种习惯》。在视觉阅读越来越盛行的当下,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大脑‘懒惰’的本质,也让我们懂得,突破不良思维习惯,每个人都能打造‘最强大脑’。”“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明苏读书会最近一次的阅读,是让一群常武地区的职场管理层女性,学习并交流了如何将“不愿行动的大脑”转变为“主动行动的大脑”。
李明苏曾在海外求学工作生活多年的李明苏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金融和管理双学位学士、美国旧金山大学金融分析硕士,历练于金融圈并担任跨国企业CEO,在30岁而立之年选择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自主创业,先后创办投资公司与教育机构。去年9月,她成立明苏读书会,是回到家乡后转型教育的另一种探索突破。“回来后,我先是在武进创办了禾芮托育,注册了新地平教育,想要寻找人生新的地平线。”李明苏说,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关注教育并与大家积极有效沟通的同时,她发现,身边的女性很多都在关注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长。经验的传达与交流需要载体,这促使李明苏立志打造一个全新的女性交流成长平台。“我本来就很爱读书,之前因长期从事金融行业,商业、人物传记之类书籍读得多一些。而现在,所看书涉及的领域更广,很想把从书里学习领悟到的东西传递给更多的人,特别是更多的女性朋友。”李明苏觉得,修炼女性自身,可以从参加一个有趣的读书会,共同读一本好书开始。
明苏读书会活动现场“明而好学,我行我苏。”李明苏的明苏读书会就这样成立了。“聆听女性声音,分享女性智慧,发挥女性力量。期待提升与蜕变,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她理想中的读书会,应是每一位女性的成长平台,不管是职场精英,还是全职妈妈,努力奋斗的女性,都值得被尊重。延政路上的明苏读书会,空间美学设计兼具了实用与精致;而在长江路环太湖艺术城畔的禾芮托育,拥有充满童趣的2000平方米室内活动空间和1000平方米背靠绿意葱茏淹城景区的室外自然天地。如何把阅读变成不可或缺的工作生活习惯?李明苏说,为了确保活动参与的有效性,目前读书会采用收费会员制形式,对社群进行了筛选。目前会员共有近70名,多为“80后”“90后”女性,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人数在20人以内。“我们做的第一期主题是关于职场的,后来才涉及心理、情感、艺术、幽默、法律等话题。在人群里碰撞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读书,比较有意义。”《身为职场女性》是明苏读书会的“开场白”。《被讨厌的勇气》《感受爱》《爱的五种语言》《人生由我》《非暴力沟通》《心流》《我决定活得有趣》《想点大事》……每一次活动的读书主题,都会在上一次活动结束时进行提前预告与预读交流。一次次的小型主题式推进阅读,遇见与共鸣,吸引了常州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空间设计、艺术美育等方面的众多高知女性。给予每一个人分享的机会,也是明苏读书会的一大特色。“忠实粉丝”、常州银丝面馆总经理恽友友,是书友中的“姐姐”。她觉得,倾听与被倾听的同时存在,让大家可以充满感情地读自己和他人,是其爱上读书会的主要原因。第一次参加活动就来“对抗‘懒惰’大脑”的邱美文觉得:“这样的阅读,给了我不同的视角。”今年明苏读书会的活动主题,包含了女性独立成长阅谈和禾芮家长成长平台两大类。女性自身与母性天职,有了相对独立的内容分化。明苏读书会策划人杨舒怡说:“读《超级大脑的七种习惯》这样的书,我们将之定义为工具书学习,通过阅读和交流,让参加互动的女性成员获取一定的知识,并讨论寻找共同的理解和经验的传递,本质上是为了训练我们的思维模式。”暮春时节,读一本好书,成为更好的女性,这是明苏读书会的女性阅读社交方式。
汤晓梅:读山读水读金坛4月23、24日,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教师汤晓梅接连参加了大雅读书会、趁早读书会的活动,而共读的内容,不仅有金坛文史专家许卫的《名流尺牍——金坛历代文人往来书信选》,还有金坛作协名誉主席周苏蔚的“茶香书韵 雅致江南”主题讲座。“近年来的阅读,我关注的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典和地方文史,另一部分是关于博物自然。”作为常州市生物学科带头人,从教多年的汤晓梅认为,“教育者自己先有一桶水,才能去向学生进行传递。”
汤晓梅在阅读据介绍,《名流尺牍——金坛历代文人往来书信选》以金坛为地域对象,选录了64位金坛人士或寓居金坛者的私人书信和公函,及其与亲友、同僚等的往来信函182封,上起南朝,下至近现代,跨度1400余年。信函往来者间,有君王臣子,有同僚袍泽,有师长友朋,有父子兄弟;内容有论国家大事,有议地方治理,有抒人生抱负,有谈学术文章,有言修身养心,有聊家长里短……汤晓梅说:“作为金坛人,总要读些具有区域特色的内容,了解一些地方的历史。许卫将这些金坛历史人物的信札选编成书,以书信叙事,并以书信立人,方便我们去追溯金坛文脉,更好地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我很佩服他。”
汤晓梅(左)组织亲子家庭进行自然观察金坛是常州历史悠久的产茶区,暮春时节,一边体验茶道,一边进行读书会分享,对汤晓梅而言,这是种让她生活慢下来的自然学习方式。汤晓梅这几年在金坛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还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公益心理咨询,亲子关系成为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她多次组织活动,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观赏城市和山野的生灵,在帮助改善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宣传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向孩子们传递着生命教育的真谛。“探究金坛的山山水水,用浸入式体验,让孩子们悦纳世界,珍爱生命,也让我拥有了读书读城读人的成就感。”本版文字 何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