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72岁的沈女士(化名)去医院复查CT,报告显示肿瘤控制良好。两年前,她因肾癌两处骨转移来到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就诊,当时全家人为肿瘤转移已失去手术机会懊恼不已,没想到仅仅做了一次无创的放射治疗就成功控制。治疗后她逐渐恢复,可以做家务和轻体力活动,与两年前就诊时疼痛难忍的情形已判若两人。
肾癌术后三年出现两处骨转移
2017年,沈女士因右肾透明细胞癌在当地作了右肾切除手术。2020年8月,她出现右胳膊及腰部疼痛,被确诊右侧肱骨及腰椎两处骨转移,来到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孔诚副主任医师处就诊。孔主任研判病情后认为,患者肾癌术后虽然已发生转移,但转移位点仅为两个,是一种寡转移状态,有治愈希望。
晚期肾癌的出现转移的晚期肾癌患者,往往已失去手术机会,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靶向和免疫等药物治疗周期长且费用高,像沈女士这样的家庭经济上难以承受,还可能会产生药物副反应,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更适合她。
但是,对于肾癌转移灶的立体定向放疗,采用单次大剂量照射还是多次照射,业内尚无统一标准。国外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多次照射,单次大剂量立体定向放射具有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的优势。因其一次上机即完成整个疗程治疗,所以对治疗的准确度、精细度要求很高,整个治疗流程需有极为严格的质量控制,实施难度更大,一着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究竟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呢?团队经过反复的评估论证,在和患者家属的充分交流后,决定选择单次大剂量照射。
勾画靶区5小时,3小时“无影刀”达到治愈
单次大剂量立体定向放疗,顾名思义,就是只做一次大剂量的放疗,难度相当于做手术,必须要一次成功,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治疗前的靶区、剂量设计与设备实现,治疗中的体位必须要精准无误。
如何精准地勾画出肿瘤的靶区是治疗的核心。因沈女士脊柱肿瘤紧邻脊髓,其耐受剂量仅为靶区处方剂量的一半左右,这就需要靶区边缘的剂量在两到三毫米内跌落50%,使得治疗区域边缘必须如“刀锋”般锐利,靶区勾画要极为精确。靶区偏小可能造成未来肿瘤边缘复发,而靶区偏大则导致脊髓剂量过高毒性增大,严重者可造成患者下肢瘫痪。虽然沈女士脊柱病灶的靶区体积仅15立方厘米,孔诚副主任医师花费了足足5个小时才最终勾画完成。
物理计划设计与设备平台同样重要。医院采用基于高端直线加速器(瓦里安Truebeam系统)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平台,使用先进的逆向调强治疗计划系统获得高度适形性的剂量分布,在保证靶区获得治疗剂量的同时,在靶区边缘的狭小空间内形成明显的剂量梯度,更好地保护邻近的剂量敏感器官。
放疗中的体位固定也非易事。因沈女士右上臂病理性骨折夹板固定,疼痛明显,活动不能自主,对治疗中保持体位固定的重复性、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为了减少照射过程中患者呼吸及不自主运动导致的位置偏差,孔主任决定使用先进的医科达Bodyfix立体定向体架,并严格参照国际标准流程,多次CBCT图像引导位置验证,确保治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将摆位误差及治疗过程中的位移控制在亚毫米级。
经过周密的准备,2020年8月底,沈女士接受了右侧肱骨及腰椎转移灶的单次24Gy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全程感觉没有明显不适,当天就出院回家,没有再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据孔诚主任介绍,两年来她逐渐恢复,可以进行日常家务和轻体力活动,身心状态明显好转。多次复查CT均未发现肿瘤进展和复发迹象。
沈女士的治疗在江苏开创了单次大剂量脊柱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肾癌骨转移的先河,仅仅通过一次放疗就成功控制转移病灶,无创无痕却达到了手术根治的效果,为晚期肿瘤寡转移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记者 孙骏 通讯员 胥林花)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4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