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革命诗词|《卜算子·咏梅》

2023-09-19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朗读:江南时报 张妍

编者按:在峥嵘的革命岁月里,诞生了一批革命诗词,它们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它们代表着共产党的初心与记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日前,由江苏省文物局、共青团江苏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组织开展的2023年“革命文物看江苏——革命诗词知多少”挑战赛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特开设《我读革命诗词》栏目,邀您一起诵读革命诗词、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赏析: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写于1935年,红军长征后,瞿秋白留在敌后坚持斗争,不幸被俘,囚于福建长汀监狱。面对反动派的威逼利诱,瞿秋白大义凛然,誓死不降。瞿秋白自知生命将殒,于是在狱中写下了这首《卜算子咏梅》。他知道,眼底云烟就要过尽,但生命也将就此“自由”。瞿秋白写下这首词后不久,枪决令下达,瞿秋白视死如归,高唱着《国际歌》,含笑走向刑场,壮烈牺牲。这首词被确认为其遗稿之一。

据载,关押瞿秋白的长汀监所位于汀州试院的偏僻角落,那个小院的墙脚有一株石榴树。正是在这里,他以近似残酷的方式剖析着自己的思想,拷问着自己的灵魂。也许,正是在他仰望着云卷云舒之时,慨叹着花开花落之际,完成了一个革命者与中国传统文人信念的完全交融。

在文人墨客的眼中,梅是凌霜傲雪、冰清玉洁的,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笔下,梅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瞿秋白在身陷囹圄之时作下此词,亦可见他的坚贞气节。

该词没有直白地咏梅,而是从侧面赞美梅花的品格和高洁乐观的情操,同时采用暗喻手法展示自己的处境,表达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险恶的环境下不屈服,勇敢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综合整理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