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近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迎来了一群“老朋友”——前来越冬的丹顶鹤。11月下旬,也迎来了丹顶鹤的迁徙高峰期,每年有400—600只丹顶鹤在这里度过冬天,一直停留到次年3月左右。除了丹顶鹤,盐城黄海湿地以其丰富多样的生境,吸引了以鹤类、鹳类、雁鸭类、鸬鹚类为主的鸟儿前来越冬。
随着大批越冬鸟儿而来的,还有不少观鸟爱好者,观鸟成为冬日游的热门选择。越来越多候鸟归来的背后,是日益向好的生态环境。
候鸟迁徙“早高峰”,众多“明星鸟类”引人关注
“看!是卷羽鹈鹕!”几天前,当这种“明星鸟类”出现在眼前,裴鹏和队友们欣喜万分。裴鹏来自上海,令他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来到盐城观鸟,就观测到了110多种鸟类,其中不乏白鹈鹕、小青脚鹬等珍稀鸟类。“卷羽鹈鹕在东亚种群中只有不到200只,这次我们在条子泥就观测到了40只左右,也算是我们这次观鸟的‘高光时刻’。”
对于裴鹏来说,观鸟,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对自然对话的窗户。凛冬将至,来自远方的候鸟如约而至,也迎来了冬季“观鸟热”。江西鄱阳湖、辽宁大连、山东东营黄河口、江苏盐城湿地……全国各地观鸟胜地正迎来候鸟迁徙“早高峰”。
天气渐寒,盐城湿地愈发热闹起来,海风中,海潮声入耳,“鸟浪”随风入眼。每年10月下旬开始,越冬季的鸟儿就纷纷抵达盐城湿地,还有一些鸟儿将这里当作继续南迁的“中转客栈”,稍作歇脚后,继续向南飞。迎风振翅的海鸥、优雅踱步的东方白鹳、四处觅食的反嘴鹬……盐城“条子泥720”,是国内设立的首个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这里栖息着反嘴鹬、卷羽鹈鹕、白琵鹭、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等鸟类,吸引了大批观鸟爱好者前来寻觅心中的“空中精灵”。
观鸟赛,将观鸟的气氛烘托到了高潮。近日,一场“盐城条子泥杯”全国观鸟邀请赛,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湖南、辽宁等十余个省份的观鸟爱好者前来参赛,观察鸟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比赛由东台沿海湿地旅游度假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盐城市观鸟协会、红树林基金会(MCF)、北京林业大学 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参赛者需要在两天的时间内,沿着条子泥大堤、720高地、“一万亩”栖息地、川水湾新修复湿地等一路行进,尽可能多地观测并记录鸟类。最终,参赛队伍共记录到鸟种184种,用数据印证了条子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完好度。
“正当我们拍红隼的时候,一群灰鹤从头顶上飞过。”来自湖北的观鸟爱好者马国飞对条子泥向往已久,但仍觉观鸟压力不小。他戏称,日常以观测林鸟为主,对于以水鸟著称的条子泥而言,宛若“旱鸭子”下泥。没想到,两天的观鸟收获颇丰,在条子泥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附近,他和队友观察到了大杓鹬、白腰杓鹬、灰鸻、黑嘴鸥等鸟类,甚至在一处无名水塘,还观测到了红颈滨鹬、半蹼鹬、黑尾鸥等鸟类,最终观测到了100余种鸟类。
“当我们开始关注鸟类时,就跳脱了人类的视角,以整个生物圈共同体的视角看自然。”在裴鹏看来,仰起头,每一次鸟儿飞过,都在心间留下生命跃动的足迹。“一只白腹鸫跟我捉迷藏,每当我前进一步,它就换一个枝头,扭头看着我;一只田鹀直接跳到我跟前的树枝上,让我近距离地观察它的英姿。”一位从湖南来到盐城条子泥的观鸟爱好者在观鸟日记中这样写道。
生态修复后,荒野变身候鸟停留“严选地”
“我们在建川鸟类友好型种养殖基地观测时,又看到了丹顶鹤。”近日,一次观测,让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科研监测部副部长张亚楠和同事们欣喜不已。丹顶鹤们,又从北方飞来越冬了。
作为全国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之一,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九大鸟类迁飞通道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栖息地。每到迁徙季,鸟儿们便在这条迁徙路上由北向南迁徙,盐城黄海湿地、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山东东营黄河口、上海崇明东滩……这些栖息地,成了候鸟度过寒冬的生命补给站。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常青介绍,迁徙是动物由于繁殖、觅食、适应气候变化等需要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迁徙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过程,许多鸟类在迁徙前必须沉淀脂肪,储备足够的能量,这是对长距离的飞行的适应。一般情况下,陆地迁徙鸟类速度大多在每小时30千米—40千米,每天平均飞行200千米—280千米。滨海湿地是长距离迁徙水鸟的关键能量补给地,江苏沿海对鹃鹬类鸟类非常重要,不仅是重要的栖息停息地,还是一些鸽鹬类的越冬地。
月初,工作人员在大丰鸟类友好型种养殖基地附近进行冬季鸟类调查时,发现了这里与往日不一样的惊喜。往年只有数只的白琵鹭,今年一次就发现有83只,而且在这里越冬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均打破历史纪录。此前,科研人员在此处进行鸟类观测时,最多单次可观察到20多种候鸟,而近日工作人员单次记录到40多种,共8000多只鸟儿。
“经过生态修复之后,去年冬天开始,我们观测到了丹顶鹤,最多的一天看到了14只。”对于张亚楠来说,生态修复是个不容易的事情。大丰建川鸟类友好型种养殖基地原为淡水精养池塘,占地1600余亩,于2020年完成退养。退渔还湿后,这块地就成了一块荒地,开始长杂草,没有经济效益,鸟儿也没法落脚。
2021年开始,建川开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将传统的精养鱼塘恢复为适合珍稀动、植物生长的生态湿地。
水田、沼泽湿地、浅滩、林地等慢慢恢复了起来。修复后的开敞水面面积约占工程项目区的45.9%,可以为雁鸭类提供栖息觅食地。水田镶嵌于开敞水面之上,水田内主要种植水稻,能为越冬期的丹顶鹤等鹤类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沼泽湿地可以为雁鸭类提供栖息觅食地;浅滩夏季适合雁鸭类栖息,冬季适合鸻鹬类及丹顶鹤栖息觅食;林地可以作为防风林,减少开敞水面的风浪,同时遮挡视线,满足鸟类的避险需求,高大乔木还可以作为鹭类的营巢林。
温暖的“小窝”建成了,更多珍稀濒危鸟类在此栖息。前年冬天,人们在建川单次最多观测到大概20种,700多只冬候鸟;2023年春,首次观测到灰鹤及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震旦鸦雀;2023年夏,首次观测到1230只普通燕鸥在此地繁殖;2023年秋,首次观测到7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2023年冬,首次观测到14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
从“千鸟飞绝”,到成为冬候鸟的天堂,鸟类、人类,共享着修复水田中长出的丰收果实。修复的水田中长出的水稻,成为遗产地内首个市场化生态农产品,实现湿地生态产品价值的转换。同时,稻田采用纯天然有机种植模式,并采取稻谷部分收割、部分保留作为鸟群的“口粮”,秸秆也为鸟类繁殖、夜栖及避险提供场所。
“当成片的鸟儿从空中飞过,我的心也雀跃起来。”张亚楠说。
候鸟变留鸟,鸟儿迁徙牵动人们心绪
“环境好不好,鸟儿说了算。”近几年,盐城市观鸟协会理事长周晨曦听到民众说得最多的话是:鸟儿肉眼可见地变多了,还有一些鸟儿来到城市筑巢,留在了当地。
对于观鸟协会来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当地鸟类进行监测调查,摸清鸟类“家底”,进而为鸟类保护,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管理提供数据依据。杜进进介绍,今年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正式发布《盐城市鸟类名录2.0》(2023)显示,截至今年2月盐城市越冬鸟类调查结束,盐城市野生鸟类记录共计23目73科442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9.4%。这个数据,相较于《盐城市鸟类名录1.0》(2022)的436种,增加灰喉山椒鸟、欧亚旋木雀、红交嘴雀、小黑背银鸥在内的鸟类6种。
“这只东方白鹳又回来了!”牵动周晨曦心绪的,还有7只东方白鹳。协会工作人员给这批东方白鹳装上了追踪环志,记录飞行轨迹。他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只东方白鹳的“飞行旅行地图”,这只东方白鹳从盐城一路北上,沿着海岸线经连云港飞到山东日照附近,又途经诸城、高密等地,一只飞到山东莱州市附近的渤海湾,随后又飞回了盐城。
这些被追踪的东方白鹳,曾命悬一线。
东方白鹳是冬候鸟,夏天主要在中国东北、俄罗斯毗邻中国的地区等地繁殖,冬天迁徙到华东、华南区域。而近年来,部分东方白鹳开始在盐城越冬后,继续在这里安家落户,一些东方白鹳在输电线塔上筑巢。今年春季,人们在滨海、建湖等地发现几只刚出生没多久的鸟儿掉落在鸟巢外,不具备自主觅食的能力,有的连飞羽都没有长全,也无法再自行回到鸟巢。
经过两个多月的救助,这些东方白鹳长大了,并拥有了自主飞行的能力。今年7月,这些东方白鹳在大丰区一处海堤处被集体放归。周晨曦告诉记者,当前,在盐城市安家育雏的东方白鹳已有108巢,近年来成功孵育离巢的东方白鹳幼鸟多达229只。
观鸟,是一场无法预知结果的冒险。一次,有人来告诉周晨曦,在大丰发现了一只从未见过的鸟,疑似是江苏省内从未出现过的丑鸭。于是他背上行囊就火速出发,到了目击地点,见到鸭子就拍,蹲守的第一天,毫无收获;第二天,拍到了一个模糊的影子,但由于太远无法判断是否是丑鸭;第三天,终于拍到了疑似丑鸭的鸟儿,经专家分析判断,确认是丑鸭,填补了我省此前没有丑鸭分布的记录。“我觉得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当我的镜头扫过去时,它突然扭过身来望向我,就像冥冥之中注定要相遇一样。”周晨曦说。
随着观鸟热的兴起,盐城市观鸟协会还承担起了对社会大众的鸟类知识科普工作。12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冬季常见鸟类讲座在黄海湿地博物馆进行。“豆雁头部和颈部呈暗棕色至烟灰色,腿和脚是橙色,灰翅浮鸥整体呈淡银灰色,头顶黑色……”丰富的观鸟知识引得众多听众纷纷记录学习。
今年9月,盐城市观鸟协会参与组织的2024盐城勺嘴鹬青年守护星项目——“开学第一课,守护湿地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在盐城湿地博物园举行。青少年志愿者们认识了湿地垃圾和以“加拿大一枝黄花”“小蓬草”为代表的入侵物种,并学习了常用清除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走进盐城湿地博物馆为湿地“减负”。
“未来,我希望这片土地即使在冬季,依然生机勃勃,更多飞羽精灵为这片土地而停留。”周晨曦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图源受访者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