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之内上餐桌!浙江“顶流美味”梭子蟹经历了怎样的旅程?

2024-08-21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夏夜,海风悠然入港,象山县的石浦码头停泊着大大小小数千艘渔船。凌晨,月色中传来发动机的声响,打破港湾的平静,有渔船列队起航,为的是浙江八月餐桌上的“顶流美味”——梭子蟹。更多的渔船,则等待着9月16日的“大开渔”。

吃梭子蟹,浙江人是行家。生呛、清蒸、葱油、爆炒……烹饪梭子蟹的方式不尽相同,但盘中好滋味离不开新鲜肥美的原材料。从大海到餐桌,梭子蟹经历了怎样的旅程?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八月中旬,继东海“小开渔”让梭子蟹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网络话题“顶流”之后,潮新闻记者来到“中国梭子蟹之乡”象山,一场寻蟹之旅就此开启。

捕蟹:海上漂泊换来一船鲜

据多位当地热心人指路,象山捕蟹要看石浦渔港,大量梭子蟹在此出货。

石浦渔港地处象山县石浦镇,位于东海之滨,港内风平浪静,是我国东海渔业资源的重要基地,兼具渔港、商港之利。

潮新闻记者来到石浦渔港,晃荡了大半天,却寻不到一艘捕蟹船,倒是不断有运输渔货的渔运船从海面驶回。

“这样很难找到捕蟹船。”看到潮新闻记者的狼狈模样,当地居民林大姐乐了,“捕蟹的大船漂在海上,渔民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捕到的蟹由渔运船运送回来。只有海上起风的日子,大船上的渔民才会回家。”

林大姐指点道,可以盯准小型渔船——小型渔船自运渔货,很多在凌晨出海,次日傍晚载着海鲜归来,“但也要碰运气,现在小船不多,专门捕蟹的小船更少了。”

在得到林大姐指点的次日,潮新闻记者才在码头觅见了停泊休整的捕蟹船——倒不是运气欠佳,而是因为,在汪洋大海上四处漂泊才是渔民的常态。

捕蟹船的船老大王勇华(化名)皮肤黝黑,在骄阳下细细清理着船舱。现年59岁的他,有40多年的出海经验,是捕蟹的一把好手。梭子蟹的捕捞工具有不少,可以用蟹笼、流网和拖网。用流网捕上来的“流网蟹”品质最佳,它们大多生活在深海,肉质紧实,肥美鲜嫩。王勇华用的捕蟹工具,正是流网。

“海底有岩石和淤泥,营养物质丰富,生长在那儿的梭子蟹多为肥蟹。由于捕捞方式的差异,蟹笼、拖网到不了海底,但流网可以。”王勇华说,用流网捕上来的蟹,品质不愁。

用蟹筐装好的“流网蟹”,50斤一筐。潮新闻记者 陈琪 摄

出海捕蟹有无捷径?“梭子蟹是多是少,一网下去就见分晓。运气好的话一网就满载而归,要是运气不好,那就在海上多漂一天。”王勇华笑言,靠海吃海,没有捷径,全凭运气与耐心。他的豁达,不仅来自于多年的漂泊与等待,更来自于对大海馈赠的感激和敬畏。

为保护近海渔业资源,1995年开始,我国在东海、黄海、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到了1999年,我国南海海域也开始实施伏季休渔制度。

今年8月1日,东海“小开渔”,单船桁杆拖网(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类、灯光围(敷)网类等四类(专项)特许捕捞作业渔船扬帆出海。据象山县渔业局数据,“小开渔”后,象山1270艘符合开捕要求的渔船解禁出海,奔赴东海开始新一轮生产作业。

经由三个月的休整,渔民们重回海上,将大海的馈赠化为一船鲜美。王勇华也结束了半日的休整,给潮新闻记者留下一句“我要出海了,再会!”,离港远航。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