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韵鸿山”传承焕新——3200年泰伯故里的人文经济嬗变

2024-07-06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2024年7月,修葺一新的无锡市新吴区鸿山旅游度假区梁鸿国家湿地公园“举案齐眉雕塑区”里茂林修竹、野鸭嬉戏、鹭鸟飞翔,经过梅雨季的沁洗,携着邻近的泰伯渎、漕湖、望虞河等地茂盛的湿地联袂“出晴”,整衣敛容迎接新一批游览高峰——这儿因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佳话美谈而得名。今年“五一”“端午”假期,众多无锡市民和各地游客在此体验“梁鸿孟光式”的隐居生活,携手登临鸿昇阁,或入住丽笙酒店,或择址房车营地,享受每天早晨小鸟的叫醒服务。这儿也火爆出圈,成为苏南古镇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素有“吴越古地、泰伯故里、至德名邦、文化名镇、院士之乡”美誉的鸿山,在明媚的风光里,到处呈现着水韵灵动的城郭风貌、吴音悠扬的水乡风物、雅致惬意的宜居生活。近年来,鸿山旅游度假区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两山”实践,推动当地深厚的传统文化禀赋在传承保护中创新发展,通过生态与文化相融、农旅与产业互促、运营与品牌并重,走出了一条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吸引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外游客,造福当地百姓就业生活,积极走出具有鸿山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生态与文化相融

  吴韵悠扬的故园,千年历史与伯渎河千里风光于此交汇,给你身心的全方位滋养。3200年前,泰伯率族人奔吴,兴修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的胜地——泰伯墓庭院碑廊,就篆刻着皮日休颂扬泰伯的碑文:“蛮荆古服属南荒,大圣开基辟草堂。”泰伯奔吴,三让天下,其“至德”精神受到孔子盛赞,源浚者才可流长,根深者方得叶茂,古往今来的船只交错,摇曳在鸿山深厚隽永的人文河流中,仿佛触手可及。

  鸿山人文的历史深度,同样蕴藏在博物馆的方圆之中。作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代表了迄今为止反映无锡早期文明的最完整的一座遗址,整座博物馆便是在鸿山遗址的考古挖掘现场上修建起来的。博物馆总面积7.5平方公里,分布范围内有108个墩,在已挖掘的7座墓葬中,共出土珍贵文物2300余件。无锡城市徽标的原型玉飞凤则是镇馆之宝。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玉飞凤使用了微雕工艺,精美绝伦。在这里,吴越争霸、西施沉湖、范蠡归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在这里跨越千年,又一次鲜活地呈现在你的眼前,在这里,“为人要忠,朋友要信”的精神历经千年,永不褪色。

  兰台洞库,藏文明之浩瀚;烟火世间,展生机之勃勃。 如何让人文的历史感不褪色,进而散发出时代的光芒?据鸿山遗址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鸿山遗址3座土墩墓中出土了大量成组成套的编钟,共计90余件,全为青瓷或硬陶质地,极为罕见。按照形制,这批编钟又可分为甬钟和镈钟。陶瓷编钟在钮的造型和戳印纹饰上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例如甬钟长柄上的圆钮悬虫做成虎形或蛇形,纹饰大多用竹签类尖状器物手工戳印的“C”形或由双“C”组成的“S”形纹饰。鸿山遗址陶瓷编钟的发现,反映我国陶瓷制作、烧窑工艺的巨大成就,也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兴盛发达。如今,博物馆中的古代乐器——编钟,已成为文物讲解的重点。因为,这些至今仍然可以演奏的乐器,凸显出无锡的“音乐”底蕴,唤醒“千年文物”激发文旅新活力。

  “奈何江南入我心。”除了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鸿山自然风光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夏天的葡萄散发着不可言说的温柔。每年春秋之交,鸿山都会举办“秋收看鸿山”等活动。鸿山水网密布、纵横交错,伯渎河丰富的水资源孕育出品质优良的蔬菜、水果。 梁鸿湿地公园附近绚烂的鸿山花田,吸引了游客们的目光。微风送来了丰收的味道,清香甘甜,还带着阳光的融融暖意。此时你可以坐在有机菜地旁喝一杯香醇的稻田咖啡,享受这惬意的“松弛感”,还可以漫步在金色的向日葵花海中,用手机镜头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农旅与产业互促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提到鸿山,你是否想起了钱氏“一门六院士”的美谈佳话?鸿山七房桥钱氏先贤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钱伟长先生更是把“为学要笃,家国要报”奉为人生信条,面对国家的危亡和民族的灾难,弃文从理,刻苦学习,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这彰显了钱老在科研领域的“国之力量”。

  走进鸿山盎然的田野间,如同徜徉于一幅现代与诗意交相辉映的油画中。鸿山,不仅有历史传承,还有先进的科技产业,更有原生态的江南农耕湿地。 鸿山大米也是颇负美誉。近年来,鸿山“以米为媒”,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科技,高标准打造智慧农田园区,积极推进优质稻米品牌建设,坚持绿色、有机、生态的理念,造就品质优良、市场认可、“有吃有看相”的鸿山大米。

  独特的纹理和色泽,造就了各式观赏石无尽的变化和韵味。吴文化与中华赏石文化关系密切,早在良渚时期,吴地先民就以石器制造工具,并制作了精美的玉石器,被誉为“中华玉”。吴地的绘画、书法、诗歌、园林、建筑等都离不开石头。尤其是太湖石,是江南园林的核心内容,也是吴文化的重要标志。奇石源于自然,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更是修身养性的重要寄托。人们从石头身上寻找和体会“为身要修,万物要和”的道理。一方奇石,可以看透“三山五岳、百洞千壑”。来鸿山,拜访创新产业载体之一的中华赏石园,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汇聚天下奇珍异石,涵盖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石、化石、特种石五大类观赏石精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游客叹为观止。

  创新与品牌并重

  美景、文化盛宴洗礼之后,鸿山美食也不容错过。经过多年创新的进取和品牌的塑造,鸿山诞生众多美食品牌。鸿山的青白团子,是老无锡人舌尖挥之不去的记忆。轻揉慢捻,麦汁飘香,胖嘟嘟、圆滚滚……青白相间,让人口舌生津。 那甜而不腻、肥而不腴、舌尖生香、醇美至极的青团子,已经成为鸿山乃至无锡普通人家情感与生活的一部分。黄灿灿、香喷喷、酥松可口的麦饼也让人食指大动。鸿山吃麦饼的习惯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传说泰伯南奔荆蛮临行时,准备了大量的干粮,以备中途食用,其中就有推酥麦饼。每年农历八月半前后,鸿山人都要择日做麦饼。制作麦饼有特定的传统工艺。一是精选原料,取上白面粉、上等素油、各种馅料,一般有椒盐的咸揩素、白糖芝麻等。二是精细制作,三是文火烘。精细制作的麦饼很难不美味。鸿山有独特的土壤及气候环境,孕育出无锡最好吃的葡萄,享有“江南吐鲁番”的美誉。鸿山葡萄经过近30年的发展,种植规模从几十亩发展成现在的5000多亩,种植品种有夏黑、醉金香、巨峰、里扎马特、红巴拉多、金手指等20多个早中晚熟品种。每年夏天,鸿山葡萄文化节如期开展,漫步长长的鸿山葡萄走廊,各摊位上红的绿的紫的葡萄,串串饱满鲜艳,弥漫着特有的香味,这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盛宴。

  吴韵鸿山,让人如何不沉醉?期待着你与鸿山来一场美丽隽永的双向奔赴!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