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岁末年初,西湖区小和山脚下,焕然一新的600米“水杉路”成了当地居民最好的“新年礼物”。这条无名小路南北朝向,两米多宽,有180棵水杉分列两侧,枝干挺拔,约有六七层楼高,如守卫的士兵,“回归”数日来,吸引了不少人打卡。但在数月前,这条小路却是当地居民的一块“心病”——杉树间的空档成了“天然车位”,每天早晚高峰,狭窄小路被挤得水泄不通。原来,这600米路段夹在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林野山居小区之间。“1958年,省林科院成立,同年种下这批水杉作行道树。”94岁的居民钟瑞元也在那年从部队转业到省林科院,“随着水杉长大,小路渐成一景,附近的人都爱来散步。”“95后”郑经纬家住留下街道小和山社区,从小上学都路过“水杉路”,至今留有美好回忆。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小和山一带成为西湖区发力科创的中坚力量,并不断吸纳人才。“搬来社区的人越来越多,而这条背街小巷此前未被纳入停车管理范围,便让人有机可乘。”小和山社区党委书记郑月明说,“僵尸车”在水杉下安了窝,间距窄的树木还会被“剐蹭”,居民出入也有安全隐患。违规停车要解决,但居民们更在乎的是,希望善待家门口的水杉树。“附近老年人多,水杉树陪着他们一起多年,很有感情,看不得这些树木受伤害。”居民陈国华说,留下倚靠西湖群山,大家常年与青山相伴,生态“守护人”的角色早已融入基因,“600米行道树,同样是西湖群山生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2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找到社区、街道,提出要“守护”家门口的水杉。结合小和山社区打造未来社区的契机,这一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被写进留下街道2024年的民生实事中。2024年11月,施工队进场,铣刨旧路面、铺设侧石、整治飞线、完善绿化。“道路两侧全部增高15厘米改作花圃,增加观赏性,也解决了乱停车问题。”郑月明说,“同步做了亮化,让水杉路白天、晚上一样美。”如今,郑经纬成了小和山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看着熟悉的“水杉路”回来了,激动之余,多了一份使命感。“半个多世纪,这些大树陪伴我们成长,见证城市变迁,现在轮到我们守护它们了。”郑经纬说。据悉,小和山社区后期将把“水杉路”进一步打造为步行道,实现人车分离。“生态守住了,百姓的‘心病’就好了,在城市发展中,我们也努力扮好生态‘守护人’的角色。”郑月明说,2025年,社区希望通过办市集、办活动,让这条600米的“水杉路”愈加生机勃勃。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