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苗护根,从心开始。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滋养,教育也需要仪式感。”11月1日,在杭州市委政法委、杭州市妇联指导支持下,天目护苗“1357”工作体系在临安区发布。天目护苗工作的参与者——“山花妈妈”周红燕等志愿者带来了鲜活的案例分享。据临安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天目护苗工作是致力于未成年人保护及犯罪源头预防的品牌工作,历时三年针对重点未成年人精准护苗,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六大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天目护苗工作升级为“1357”工作体系,将围绕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下降、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下降、学生非正常死亡案事件下降的“三降”目标,建立健全“预、护、矫、送、惩”五项机制,实施重点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行动等七大攻坚行动。发布现场,“天目护苗”工作站揭牌。“天目护苗”爱心护航团、“天目护苗”巾帼宣讲团授旗成立。临安区妇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认领了包括联合家访、心理健康服务等在内的“天目护苗”工作四大帮扶项目。临安区山花有解婚姻家庭指导服务中心分别与杭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影路人”心理工作站、锦北街道办事处签署合作协议。针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一直是我市推进儿童事业发展、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市妇联联合市委社工部、市民政局等部门印发《杭州市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支持政策,发挥“联”的优势,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真情相伴护成长”儿童关爱服务活动8176场,“助苗”服务不断升温,提升“杭伢儿”的幸福指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招募爱心妈妈3929名,结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4955名,筹募各类爱心款项超70万元。同时,强化“防”的导向,打通团委、民政、教育、公安、检察院等部门数据,为困境儿童等四类重点青少年及家庭制定个性化方案,提高关爱工作精准度,并依托“山花妈妈”等志愿队伍和专业社会组织积极践行护苗行动,提供心理咨询辅导等,推动幼有所育、少有所护,逐步构建家校政社协同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