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一区,还是它,靠什么?

2024-10-26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前三季度,余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7.7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8%,总量全省第一,增速杭州第一。

今年来,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攻坚承压形势下,余杭实现“三季胜”,颇为不易。在奋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新中心征程上,余杭的稳,靠什么?

GDP增长5.8%:经济够稳吗

一个地区经济稳不稳,偏不偏科很重要。

翻看余杭区2024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软硬指标皆很亮眼。

从“软”指标看,前三季度,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预计全省第一;服务业增加值2074.58亿元,增长6.1%,总量全省第一。

具体来看,1-8月,余杭实现规上服务业营收5161.69亿元,增长11.1%,其中规上信息软件业(64、65)营收4143.05亿元,增长10.8%,在阿里系、抖音系等龙头企业的强力支撑下,今年以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幅。

在一些“新”赛道,余杭也看得准抓得紧。

今年来,余杭深化低空经济战略布局,建设打造“中国飞谷”,签约一大批相关领域重大项目,同时全面招引五大产业生态圈项目,通过高质量的补链、强链、延链,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点。

围绕人工智能赛道,提前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有申昊科技、蓝芯科技、程天科技等;“人工智能+医疗”有诺尔康、深睿医疗、脉兴医疗等……

如今,走在余杭未来科技城,高楼林立,霓虹光影交织,诸如元宇宙、脑机接口、未来数商等未来产业的创新图景,已经真实展开。

从“硬”指标看,前三季度余杭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05.82亿元,增长4.5%,增速全市第五,进位明显。

9月底,余杭举行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工程现场推进会,推进30个重点工程、总投资超154亿元,签约8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386亿元。即将释放的实物工程量,将继续为余杭工业强筋壮骨。

从更微观的角度看,余杭的企业也越发给力。

今年,8家企业入选杭州市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单,2家企业产品认定为2024年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23家企业成功上榜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进一步夯实余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进出口增长24.6%:“国际范”足吗

余杭不光本地经济搞得风生水起,对外贸易也持续走强。

前三季度余杭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88.2亿元,增长25.7%,其中出口361.2亿元,增长24.8%。

余杭推动“余商出海”提能升级,组织企业参加数贸会,落实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家级重点展会的筹备工作,持续组织墨西哥暖通制冷展等境外参展团组,1-9月累计组织团组18个,参展210家次,获得意向订单近60亿元。

企业也在行业评选中游刃有余——5家企业获评数贸会先锋奖,15家企业入选全国、全省数贸企业百强,1个园区被授予首批中国数贸港特色产业园。

不光是做生意,在城市建设上,余杭也日趋国际范。前不久,余杭召开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大会,就是想通过打造一条未来感、国际范、创新味、年轻化的城市中轴线,架起余杭城市核心区发展的四梁八柱。

“中轴线”效果图 受访者供图

当下,这座国际范的城市也与年轻人“志趣相投”。近10年,余杭新中心核心区人口平均年龄从42岁下降至32岁、下降了10岁,年轻人正日益成为新中心的鲜明标识和发展生力军。

与此同时,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全球首款百公里级氢动力长航程多旋翼无人机“天目山一号”在余杭成功首飞。新增17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数连续三年位列杭州市各区县(市)第一。

截至9月底,余杭累计引进及合作“两院”院士和海外院士103名,人才资源总量超44.76万人。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