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实施项目423个!杭州大城北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2024-06-1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为抢抓杭州“后亚运”时代“建设大都市、推进现代化”重要历史机遇,加快推动大城北地区快建快成、成片成势,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城市更新行动和城市重点发展区块建设中发挥大城北地区重要作用,市建委于近日发布《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三年内实施项目423个,包括标志性项目20个,重点项目100个,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为杭州大城北地区新一轮城市有机更新吹响冲锋号。

打造308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新城

与原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范围相比,大城北地区新一轮规划建设范围向北拓展至杭州市界、东至丁兰街道界与望梅路、南至德胜快速路、西至拱墅区界与余杭区仁和街道界,新增余杭仁和、临平塘栖等地,总面积约308平方公里,其中:上城区27.2平方公里、拱墅区83.9平方公里、余杭区105.5平方公里、临平区91.6平方公里。重点建设范围为绕城高速公路以南区域,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北至康桥路-宣杭铁路,东至临半路,南至金昌路-石祥路-好运街,西至莫干山路-北庄路-棕榈路,面积约21.3平方公里。

根据《计划》,从今年起至2026年,杭州大城北地区将围绕“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总体发展定位,以“打造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经典范例、超大城市有机更新的示范样板、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为目标,通过三年建设,推动大城北地区标志性项目亮点纷呈、核心区精彩蝶变、公共服务配套功能齐备、“数智+文化”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

“1+6”行动实施“双十百项千亿”工程

未来三年,大城北地区将全面推进“1+6”行动即“规划引领+交通畅达、居住改善、民生保障、景观提质、文化传承、产业蝶变”,实施“双十百项千亿”工程,即实施标志性项目20个,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00个,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三年共安排7大类24小类项目共423个(规划类2个、交通类123个、居住类96个、民生类81个、景观类20个、文化类26个、产业类75个)。三年内计划完工351个,占总量的83%。

具体建设目标为:2024年,区域供排水能力大幅提升,大运河杭钢公园对外开放,良渚新城玉湖公园、超山-丁山湖等生态公园全新亮相;2025年,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大运河文化地标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城北段基本成型;2026年,重大产业项目成果丰硕,通运产业园等低效用地更新取得显著成效,杭钢旧址片区、运河沿岸片区、良渚新城玉湖片区三个样板区块精彩呈现。

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最美段落

坚持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强化拱宸桥运河文化群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塘栖江南运河名镇三大核心展示园建设,三年计划实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相关项目32个。建成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文化地标,今年开工建设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和文化艺术岛等项目,加快形成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加快完成大运河东、西两岸景观风貌整治提升,全线贯通绿道系统,同步实施杭钢河、电厂河及塘栖古镇市河等河道提升工程,形成以大运河为纽带的山水景观环链,自南向北打造“历史传统段、新城多元段、郊野生态段、名镇水乡段”四大主题段落,力争将大城北地区27公里大运河文化带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最美段落。

推动重点发展区块快建成势

以杭钢旧址片区、运河沿岸片区、良渚新城玉湖片区三个样板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按照“三年出形象、五年成片成势”目标,集中资源要素加大大城北核心区开发力度,核心区范围三年计划实施项目129个,力争三年后样板区开发建成率达到55%以上,五年建成率达到80%左右,推动核心区早出形象,早成规模,成为展示大城北地区开发建设成效的“窗口”。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