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布消息 5月29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召开杭州市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提出,杭州将着力构建“全方位推动、全景式覆盖、全过程呵护、全链条赋能、全社会参与”的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
4个方面15条措施让困境儿童获得贴心呵护近期,《杭州市加强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心理健康关爱服务15条措施》出台,按照“全面发展、系统治理、统筹施策、精准关爱”原则,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对象,明确了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培育关爱服务队伍、增强关爱服务供给、引领关爱服务提质共4个方面的15条具体举措。一是建强关爱服务阵地。发挥市本级儿童福利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的牵引作用,设立心理咨询室、精神卫生专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为机构内儿童提供专业化关爱服务。实施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双百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打造50个以上枢纽型、平台型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推进8个区、县(市)(除主城区外)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分中心建设,搭建全覆盖的专家网络,推动关爱服务阵地联动。二是培育关爱服务队伍。加强基层儿童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提升儿童主任队伍中具备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执证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推动全市基层专业人才布局更加均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志愿队伍的建设。三是增强关爱服务供给。加强心理健康筛查与监测,构建多部门合力关爱的联动服务体系。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功能,扎实推进“一人一策”精准关爱服务,构建“家校社企”共育支持体系。四是引领关爱服务提质。坚持服务下沉、需求引领,汇集多方资源加强对特殊儿童心理关爱的投入力度,加强“五社联动”,鼓励多方参与。深化阳光成长行动,以搭建“E路向阳”未成年人网络心理服务平台为契机,将困境儿童作为重点关心呵护群体。同时,推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建立健全评估激励机制。
4个方面下足功夫提升服务可及性专业性聚焦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坚持从促进困境儿童全面发展出发,注重早期干预、满足需求,进一步发挥好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积极作用,推动阵地赋能、队伍聚力、关爱精准、服务高效。一是加强政策集成,织密关爱保护服务网。在提升关爱服务水平上进行有益探索,制定《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规范》市级地方标准,强调心理疏导、情感关爱有关要求。推出《杭州市困境儿童“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实施方案》《杭州市关心关爱儿童慈善帮扶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建立困境儿童“一人一策”关爱服务机制、儿童福利和慈善融合发展机制,为精准关爱服务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加强阵地覆盖,打造家门口“幸福港湾”。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是递送儿童福利的前沿阵地。从城乡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入手,优化“机构+站”功能布局,推进14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192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体化运行,其中有17家未保站成功入选2023年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百佳案例,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集聚民生服务功能,明确未保站100%具备心理关爱功能的建站目标,形成了“四季花园”“人间四月天”等一批心理关爱服务品牌。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我市现有镇街儿童督导员221名、村居儿童主任3278名。加强基层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儿童督导+儿童社工+儿童主任”队伍培育机制,以主城区为中心,以西部“五县市”为拓展,以点带面推进儿童主任队伍专业化能力全面提升。今年在萧山区、西湖区先行开展儿童主任专业化发展工作试点,不断提升儿童主任问题识别、心理帮扶等儿童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四是加强多方协同,凝聚关爱保护合力。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和资源整合,实现了家庭关爱、学校关爱、社区关爱、社会关爱的可持续阵地联动。通过政策宣讲进村居、公益创投等系列举措,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服务下沉,为困境儿童提供满足身心健康成长的多样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