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强引导 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杭州已逐渐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新模式?三个保护案例入选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2024-05-25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近年来,杭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4年度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及2023年度全省设区市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其中,杭州三个保护案例入选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位列全省第三,较去年排名提升幅度最大。

通过充满创意的特色活动,打造内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不断修复生态环境,杭州正通过实际行动,让市民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5月20日是“小满”节气。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一场“趣探小满,拥抱夏天”二十四节气体验活动在上城区钱江新城森林公园内展开,孩子们走入了森林中,一边了解小满的物候特点,一边跟随老师观察森林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生长状况,寻找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今年,上城区推出生物多样性二十四节气系列体验活动,以每个节气的线上科普与线下体验活动相结合,持续向广大市民推出立春播种、惊蛰探趣、春分植树、清明寻野、小满观鸟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体验活动,在此次评选中,该系列活动成为了优秀案例并将持续推广。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上城分局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城市居民在家门口感受自然之美,逐渐形成“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新模式。

在西湖区,一场场“守护萤火”行动,也让公众参与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去年以来,西湖区在全域范围内组织开展公民科学活动,通过互联网萤火虫目击情报征集、专家志愿者线下调查、萤火虫科普公众活动、短片拍摄以及调查报告撰写等,探索了城市居民参与萤火虫调查与保护的可能性与实践路径,让公众更加真切直观地认识萤火虫,保护萤火虫栖息地,保护城市生态,为业余科学爱好者找到贡献自身力量的途径,也为公众提供了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活动的平台。此次入选优秀案例,也让参与者们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们整个团队也在不断变大,许多市民朋友都愿意自觉地参与到保护萤火虫的行动中来,希望今年盛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萤火之光。”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西湖分局的工作人员说。

富阳区深耕生态修复,助力阳陂湖湿地重生的项目也入选了精彩活动案例。始建于盛唐贞观年间的阳陂湖,如今在富阳区长期保护与精心打造下,现有湿地总面积达29.4公顷,湿地内植物主要有各类乔木、灌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等达300余种;鱼类20余种;鸟类15目39科10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3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45种。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富阳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阳陂湖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鱼翔浅底、沙鸥翔集已经成为日常景象。“这里也是富阳珍贵的‘物种宝库’,许多老百姓都喜欢来这里休闲散步,感受大自然,一切都充满和谐。”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