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当前,杭州正处于城市能级实现新跃升、发展迈上新起点的关键时刻,难关不会少,挑战何其多。为此,杭州正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完善激励保护措施,进一步落实容错纠错、澄清查诬等机制,着力破解不愿担当、不想改革、不敢试错等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放下包袱、打消顾虑,轻装上阵、奋勇前行,营造干事创业的“沃土”。
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不是干部能力不够,也不是‘不想干’,而是‘不敢干’。做了容易出问题被问责,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富阳区常安镇党委书记徐华对此深有感触。去年,面对工业污染土地问题,镇党委曾提出通过“异地换土法”来修复,但因为没有具体政策依据,实际推进有顾虑。如何解决此类困境?这就要求组织给足干部“安全感”,让他们放开手、大胆干。富阳区最终对常安镇这项工作适用容错办法,帮助基层干部破除了干事的“思想障碍”,土壤修复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调动和保护干部的积极性,要求适时给干部“增压”和“减压”,使其始终保持在一种“常压”的工作状态。各级组织对干部负责、为干部担当,是干部甩开膀子大胆干事的信心支撑。早在2015年,杭州就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并持续健全完善操作细则,形成了“容什么”“怎么容”“容后怎么办”等规范程序。2023年6月,省纪委机关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制定出台《浙江省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建立了“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杭州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去年以来已实施容错纠错(含备案)事项40件,对118人实行容错免责或减责,树立起“为改革创新者容、为担当奋进者容”的鲜明导向。为树牢“干部敢为、地方敢闯”的风向标,杭州还将澄清查诬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政治生态评估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在推进省委、市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各项任务中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的,纪检监察机关第一时间予以澄清,充分发挥“澄清一人、激励一批、提振一片”的乘数效应。去年以来,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398名党员干部和38个组织开展澄清,查处诬告陷害11起11人。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认真履行教育、激励犯错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探索“一人一策”回访教育方案,将回访教育与推动以案促改、压实主体责任、干部考核任用等工作相结合,在帮助受处分干部“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同时,对相关单位暴露出来的制度、管理等层面问题,督促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监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