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又出圈啦!央视节目解锁游园秘籍

2025-01-14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1350年,82岁高龄的元代画家黄公望,完成了堪称山水画巅峰之作的《富春山居图》。约200年后,已过花甲之年的明代文人王献臣建成拙政园,使之成为山水园林的典范。

  前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精心打造的首档古建探访类文化节目《传世古建》,推出第三期《摹画自然——拙政园》,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感受“园林20分钟效应”带来的神奇效果。

  拙政园是山水园版《富春山居图》

  公元1533年,经过20余年的设计、修改和营造,拙政园终于落成。园主王献臣从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选取了“拙”“政”二字为园子命名,于是便有了现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彼时的王献臣已过花甲之年,历经了宦海沉浮、人世坎坷,这二字表达了自己既想退隐山林,又不忘朝政,将古人的“中隐”向往,淋漓尽致地安放在这座园林之中。

  此后500多年间,30多位主人对拙政园进行改造修建。这座园林浑然天成,独具匠心。每一处框景、对景,都经过精心构思,恰到好处。每一道曲径、每一次留白,都尽显中式美学的独特韵味,堪称中式美学教科书。然而,面对如此精妙的园林,人们该如何领略它的美?

  “中国的山水园与山水画是传承千载的师承关系,山水画是师,山水园亦步亦趋地紧随其后。拙政园其实是山水园版的《富春山居图》,所以我们不妨用观赏《富春山居图》的方式来看拙政园。”在节目中,古建探访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朱宇晖如是说。

  拙政园全园占地79亩,由三部分构成。东部疏朗开阔,西部精致奢丽,中部保持着明中期到清初的基本面貌,为精华所在。此处最佳观景点,当属远香堂。它是拙政园中部18.5亩中体量最大的建筑,站于堂前,如同徐徐展开《富春山居图》,观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亭、楼、舫、榭,山水环绕,花木茂密,各色美景尽收眼底。

  走进远香堂内部,园林造景艺术之美进一步铺陈开来。朱宇晖说,拙政园的远香堂堪称全江南最美的四面厅,按照东南西北的方位顺序,可欣赏四季的更迭变化。四周落地长窗通透明亮,设计精巧,凭借门框将四季景致巧妙地框入其中。东面枇杷园,在暖阳的照耀下,金黄的枇杷挂满枝头,正如诗句“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所描绘的那般璀璨夺目。南面水云间,夏日时呈现一幅山水长卷,满是盛夏的蓬勃与悠然。西面的水院,秋风拂过,松间劲风呼啸,“一亭秋月啸松风”,让人感受到秋意深邃。北面山景园,冬雪飘落时,漫染纵向山峦,绘就浪漫雪景。

  造园技法与绘画“六法”相契合

  远香堂借门框营造四季更迭之景,这便是中国景点的园林构景方法之一——框景。而拙政园之精妙,更有障景的层次、借景的延展、对景的触动。中国古典园林景随人转、步移景易,这与绘画中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位移模写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拙政园巧妙地将绘画理念融入造园之中,真正实现了人在画中游的身临其境之感。

  在《富春山居图》中,第三组山峰群高大巍峨,尤其引人瞩目,成为整幅画作的焦点。拙政园的造园艺术同样遵循上述理念。园中以主峰与次峰间的高低错落、层次变幻,营造出独属于这座园林的焦点建筑——雪香云蔚亭。

  这是全园的制高点,登临此亭,整个园林的美景尽收眼底,视野豁然开朗。“雪香云蔚亭可以说是全中国园子中最美的山亭,它长身低檐、势如鸿雁,虽小巧玲珑,却有一种翱翔欲飞之势。”朱宇晖介绍,这种独特的形韵气势,源于亭的檐、脊、翼角的精妙搭配。其质朴无华、平缓低调的建筑设计,与拙政园山峦的绵延起伏相得益彰,和谐相融。

  水是园林的灵魂,造园者将水源从见山楼西北角引入,巧妙地在山岛、建筑和花木间点缀,对拙政园的水域进行精心整理,形成了标志性的“一池三岛”景致。时至今日,为延续大面积的水域留白之美,拙政园融入了现代科技生态调控技术,通过水体中的动植物生态系统,有效调控藻类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实现水体的自然净化,全年无休地守护着这片园林的水下生态。

  古建之美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着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故事。在拙政园中,还有一株400余年历史的紫藤,它见证了一段关于友情与艺术的佳话。这株紫藤是拙政园的重要设计师、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亲手种下。当年,正是他鼎力相助好友王献臣,共同雕琢出这片梦中的桃花源。

  古人早懂“公园20分钟效应”

  曾经,拙政园是古人寻求精神寄托的家园;如今,它是人们放松休闲的热门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量高达600余万人次,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当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踏入这座园林,心境会有怎样的变化?

  节目组从当下流行的“公园20分钟效应”理论出发,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人因实验团队展开了一项名为“情绪地图”的人因实验。实验采用受行走运动干扰较小的皮电和表情肌肌电,分别测度情绪的唤醒度和效价,进而合成实时情绪。实验数据与全球定位系统轨迹相结合,绘制成情绪地图,直观呈现出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在闹市和园林这两种环境中的情绪变化。

  人因实验团队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陈筝介绍:“人因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着眼于解决为人使用而设计的工程问题,通过不断地实验,优化设计出更适宜人类使用的系统和环境,改善人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实验结果显示,当志愿者身处闹市时,情绪地图上红色光点频繁出现,代表内心的紧张和焦虑;而进入拙政园后,绿色光点逐渐变多,表明志愿者的心境正趋向愉悦平和。这份情绪地图不仅再次证明了人类接触自然对情绪有着正向调节作用,更展现了中国园林在城市中摹画自然山水、成为文人诗意栖居之所的独特智慧。

  作为中国园林的典范之作,拙政园的诗情画意深深影响着每一个走进它的人。当年园林中的景、物、人,以及文人墨客琴棋歌赋、谈笑风生的盛况,不只存在于画册和诗篇中,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以多种方式去触摸、倾听、感知那段鲜活的历史。坊间巷里口口相传的文人轶事,依然传递着高山流水般的深厚情谊。代代相传的园林营造技艺,如叠山理水,造景、借景等理念,也大量融入现代城市景观建造和居民宅院修复之中。如今,苏式园林已遍布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成为古今文化传承、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记者 凌欣炜)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