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苏州校区,“世界一流大学校区”呼之欲出

2023-03-02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今年9月,首批新生将入驻南大苏州校区。新校园建设情况和启用准备如何?新校区投用后,会给苏州带来什么?记者前往“探营”——

“世界一流大学校区”呼之欲出

微信图片_20230302083452.jpg

  □苏报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刘晓平

  这是一所名校与一座名城的双向奔赴。

  三月春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的好消息也如期而至。随着建设进程加快,今年9月,首批新生将正式入驻校园东区。新校园建设情况和启用准备如何?新校区投用后,会给苏州带来什么?昨天,在南大苏州校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后,记者走进建设现场,寻找问题的答案。

  新模样

  高品质、高颜值、示范引领全国

  一路向西,太湖大道1520号,南大苏州校区的模样已经越来越清晰。

  走进校园,大片的绿荫草地、转角的花园小品、疏朗的公共空间,惊喜随处可见。“这里的每个细节都是精心设计和打磨的”,带领记者一路参观,指点着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介绍着教室里采用的先进消音技术,项目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赵旭不无骄傲。朝着“世界一流大学校区”目标,南大苏州校区充分融合苏州江南文化和南大历史底蕴,发挥太湖之滨的天然生态优势,着力打造高品质、高颜值、示范引领全国的精品工程。

  记者了解到,绿色节能是南大苏州校区项目建设的一大特色。为体现江南本底中的南大特色,南大苏州校区以“拥山抱水”的核心理念,充分利用苏州高新区优渥的自然本底,拟定了将山水风光纳入校园、以被动式节能代替主动式节能的节能策略;定位为国家三星级绿色校园、江苏省绿色城区示范区,校区内绿色建筑达100%、装配式建筑比例达100%、全过程BIM应用比例达100%;校区创新性地采用了集中能源站高效能源利用体系,融合利用太阳能、地热能、污水源、空气源等多种清洁能源,构建可再生能源复合型低碳校园。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校园样子。”走过全新的教室,徜徉在大片草地上,前来“探营”的大一新生任婧婧有点激动。作为南大苏州校区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首批学生,她目前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就读,“青春正好,以后的三年,我要在这里为未来蓄力。”任婧婧说。

  新设施

  交通、配套、环境样样争一流

  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的配套设施。

  为了让交通出行更便捷,校区周边共13条主干道路已基本建成;在开通到苏州北站的定制公交基础上,新设2条微循环公交,全面串联区域商业、便民中心、医院等场所,计划6月启用;新建有轨电车2号线西延至校区东门,计划8月试运营,同时全力争取开通沪宁城际铁路南京仙林站至苏州新区站的通勤高铁班次,打通“苏州校区—仙林校区”快速通道;正在积极争取轨交9号线尽快启动建设,其中西区轨交站点将与校区地下空间无缝对接,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体系。

  让生活配套设施更完善,首期600套教师公寓正在加快建设,计划2024年交付,加上太湖科学城区域的壹棠公寓、菁英公寓等800套人才公寓,充分满足教职工的居住需求;3所南大苏州附属学校已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9月建成投用;南大商业服务中心、太湖科学城国际创新社区均在加快建设中,计划2024年建成投用。

  打造开窗见绿、俯身亲水、独具苏韵的太湖畔生态区,南大苏州校区周边区域纳入太湖科学城总体规划,正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目前,在庄里山设置了山麓景观带,沿九曲河设置了水岸景观带,在校区北侧黄区村规划建设科学家村落,为南大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环境。

  新助力

  校地融合,加快建设产业创新集群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当下的苏州,正在加快建设产业创新集群。

  如何在苏州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中做出南大贡献,把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打造成为名校名城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标杆?

  去年,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数字经济与软件学院揭牌;在前不久召开的校地领导小组会上,正式宣布开始筹建现代药学与工程研究院、考古文博与中华文明研究院,这些高水平教学科研机构的建设,必将进一步提升苏州市的产业创新水平,也将培养一大批苏州产业发展亟须的创新人才。

  携手并进,双向奔赴。记者了解到,未来,结合苏州的产业发展需求,南大还将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包括首批与高新区合作建设了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先进传统与成像技术产业研究院,发挥高校多学科、上下端结合的优势,努力解决产业前沿问题。

  同时,加强校企融合发展、推进更多南大技术落户苏州,将依托“南大品牌,苏州活力”,充分发挥叠加优势,进一步构建完善多层次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在共同引进人才、共同建设科研平台、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共同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开放办学、一体化推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校地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