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逐浪宽 跨江融合立潮头

2025-01-06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号角。牢牢把握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2024年以来,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聚焦“二次创业再出发”新使命,全力深化“三大工程”,打造跨江融合“桥头堡”,大力提升产业集群的首位度,协作增强科技创新的辨识度,持续提高产城融合的品牌度。

一元复始万象新,滨江潮涌立潮头。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产业新城,正以更快速度“拔节”向上。

夯重大项目之基

产业提质激活澎湃动能

安赛乐米塔尔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签约落户,投资总额20亿美元,创常州重大外资项目单体投资历史新高,被商务部列为国家重点外资项目;

比亚迪常州基地二期、睿恩新能源高倍率锂离子电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国能常州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等3个省重大项目如火如荼推进中;

新阳蛋白质合成原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试生产,这是常州高新区年内首个竣工的省重大产业项目,仅用1年时间就实现竣工投产,刷新了同行业同类项目的建设速度……

向“新”而行,让重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全新赋能。近年来,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重大项目每年焕新出发,为常州锻造新质生产力夯牢产业基础,让万亿之城的成色更足更高效。2024年,累计签约落地项目33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完成实际到账外资1.41亿美元,总量列全区第一。其中制造业项目27个,服务业项目6个,精品外资项目6个;落户“三高一资”项目18个、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全力推进47个区级以上产业项目,开竣工率分别为100%和113%。2024年新增入库市重点项目8个。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站稳“第一方阵”,一条条振奋人心的“上扬曲线”,折射出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旺盛活力——

2024年,预计GDP增速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55亿元,同比增长3%;规模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双破千亿,分别同比增长5.7%和7%;预计进出口额增速26%,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20%,限额以上批零贸易增速63%,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稳中有升良好态势。

围绕“NEXT”产业格局,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同时做好未来产业培育,抢占氢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不断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常州临港物流园入选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均全区唯一;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一期入选首批常州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级43家、市级56家,新增国家5G工厂1家、新增省智能工厂(车间)10家,江苏精品4个,数量均居全区首位;认定省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省瞪羚企业8家;42家企业列入2024年度市“龙腾行动计划”上市后备企业名单,2家企业完成股改,特尔玛申请上市辅导,飞宇医药完成新三板挂牌并进入创新层。入选市级总部企业5家,其中3家企业入选2023年度地方经济贡献增幅全市排名前10企业,总量全区第一。

新质生产力增势赋能,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以“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加速常州冲刺新能源产业万亿级群。

产城人融合

能级提升释放“枢纽效应”

冬日时节,江上风景独好。

常泰长江大桥项目现场,滚滚江水之上奏响建设“奋进曲”,大桥建设者们全力以赴确保按计划通车。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砝码。在“长三角一体化”升格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常泰长江大桥是常州高新区加快实现更高水平产城融合、南北互通、跨江联动的重要工程,也为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推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的立体“大通道”,孕育枢纽经济的新增长点。

放大跨江融合桥头堡区位优势,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抢抓常泰长江大桥、龙江路高架北延、德胜河“六改二”等重大基础建设契机,全力布局发展“大桥经济”。

岁末年终,奋进之曲依旧铿锵。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坚持推动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充分用好万亩产业园“金字招牌”,结合“危污乱散低”专项整治、百丈工业园等老旧园区转型升级,聚力打造重大项目集聚区、现代产业新高地、跨江融合桥头堡——

中瑞(常州)国际合作产业园二期、滨江创智港、超云科创园等产业载体加快建设;滨江·悦享城实现开盘销售,成功引进洲际酒店、中吴宾馆品牌及服务,吾悦广场、百丈老集镇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实现城市生活品质全面提升;常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有序推进,长滩观鱼、慢行道贯通一期工程已完工,桃花旧港等四项工程预计春节前完工。“春江八景”串珠成链,一座集生态保护、文化弘扬、活态传承、文旅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公园,未来将成为长江常州段的文脉新标识。

巩固拓展长江大保护工作成果,高标准推进常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万亩农文旅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者协调,切实满足百姓“临江亲江”的现实需求。

长江常州段,江畔芦苇摇曳。如今,沿江一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全部腾退,累计连片复绿超240公顷。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全域深化生态安全保障,细化“盛瑞工作法”考核细则,实施“深度安全体检”行动,为企业绘制“健康画像”;全域PM_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实现同比“双改善”;VOCs站点年均浓度连续3年同比下降超20%,改善幅度位列全省前列,治理经验获全省推广。

2024年,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连续7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11位),较2023年更进两位。“加快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入选江苏省经济开发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践案例,“沿江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创新试点”成功入选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十大创新创优改革成果”。

乘改革之势

做好“一个聚焦、两项谋划、三篇文章”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衔接“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对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推动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将围绕“三大工程”,重点做好“一个聚焦、两项谋划、三篇文章”,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个聚焦:改革。围绕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三大工程”,科学谋划明年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力争在产业转型、项目攻坚、营商环境、产城融合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全力争创国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等荣誉称号,力争省级开发区排名跻身前十强、全国化工园区进入前十强。

两项谋划:谋政策、谋“大桥经济”。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研究,围绕强产业、兴城市、优功能、惠民生的各项目标,梳理一批补短板、强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以开放合作为出发点,发挥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桥头堡”作用,打造常泰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在项目跨江建设、创新资源共享、产业协作配套、产业联盟打造等方面研究支持政策。以转型升级为支撑点,积极布局港口物流产业和文旅产业。以城市建设为主攻点,坚持春江街道核心城区与魏村街道魏村片区组合发展的模式,优化交通路网,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共享大桥发展机遇。

三篇文章:产、城、人。充分发挥“1+2”制度优势,奋力推动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做好“产”的文章。在产业提质上增强活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2025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产值力争突破200亿元。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力争2025年净增高企2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级15家、市级25家。在项目攻坚中提速增效,集中攻坚优质外资项目及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挖掘潜在总部项目,实现安米、比亚迪等大项目产能快速释放。在要素保障上精准施策,力争2025年底建成载体总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实现百丈工业园低效用地盘活超20公顷,力争完成提质增效工业用地73.33公顷。深化“滨至如归”营商服务,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做好“城”的文章。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持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加快商业综合体及酒店建设,加紧完成大桥沿线环境、区域干线公路改造提升。文旅挖掘更加深入,高标准推进常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精彩呈现“春江八景”,打响“春江花月夜”文化品牌,聚焦德胜岛,加快先导区建设,将沿江农文旅融合的蓝图变为生动实景。社会治理更加和谐,深化“1+2”体制机制,提升智慧治理水平,打造滨江善治新局,以高水平安全、高品质生态、高效能治理护航高质量发展。

做好“人”的文章。创新多元招引模式,健全聚才留人机制,加大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引育力度;深化园街融合,强化全域统筹,深入实施“活水计划”,推动年轻干部在实战中拓思路、提素能、长才干,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撰文:何洁 陈婕 吴燕翎

摄影:朱臻 滨开区党群工作局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