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坛:多种渠道和方式为残疾人营造温馨港湾 联手精准助残 赢得尊严生活

2024-09-17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辅助就业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科技助浴让残疾人躺着也能“洗澡”。

残疾人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特殊群体,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伸出援手。金坛区残联、卫健、民政、医保等部门联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残疾人营造温馨港湾,让他们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地生活。

居家服务,从拒绝进门到由衷致谢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小芳来了,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家的每个地方。”家住西城街道春草塘小区的78岁退休教师周敏娣(化名),说起两年前的情景仍非常激动。当时,她重病术后出院,只能卧床静养,难以顾及52岁的智障儿子邹平(化名),而每个月花4500元请的保姆竟说走就走了。

老人说到的“小芳”,是从企业退休后成为四世同堂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护理员的金小芳。自前年起,金坛区残联出资购买社会服务,为全区16—59周岁的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个人保洁、康复护理与心灵慰籍4个方面的个性化居家托养服务,每户每月不少于3次、每次不低于1小时。金小芳说,她现在签约16户残疾人家庭,许多家庭从开始不让她进门转变为离不开她的服务。

“一开始,我不相信会有不用花钱还上门服务的好事。但要她做的,她每次都做得好好的,这两年还帮我做了不少额外的事情。”周敏娣说,金小芳每次预约上门,都会打电话问需要买什么,帮忙到超市、菜市场选购生活用品和新鲜蔬菜。平时亲戚上门探望,金小芳都是随叫随到,帮忙烧菜做饭、在家里招待客人。春节、端午前夕,金小芳还会送上做好的馒头、肉丸和粽子。

见金小芳每次进门后就做这做那,一刻也不停歇,周敏娣心中过意不去。金小芳还经常打电话与老人和邹平聊天,鼓励母子俩对生活有信心,邹平每次见了金小芳都会很有礼貌地叫阿姨,这让周敏娣心里暖暖的。去年入冬前,老人托浙江温州老家的妹妹买了一件皮草上衣,想送给金小芳,但金小芳婉言谢绝了,这件上衣至今仍挂在老人家中的衣柜里。周敏娣用手机拍下金小芳上门服务时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介绍常州和金坛对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好政策,老家的亲戚和同学看了纷纷点赞。

纳米助浴,从孤立无援到轻松享受

神奇!只需一瓶矿泉水,不用任何沐浴液,人还穿着衣裤,就可完成一次洗澡。在区残疾人庇护中心,黄飞(化名)是第一批体验四世同堂纳米助浴的人。他前年春节在家跌倒,多处受伤,是肢体残疾人。

通过健康测试,助浴康复师确定黄飞符合纳米助浴条件,便在他的床头搭建起纳米温疗舱。黄飞平躺进去后,温疗舱开始通电预热,黄飞的身体开始微微出汗,助浴康复师不断为他擦汗并做头部、颈椎按摩……不知不觉大半个小时过去了,他便“沉浸式”洗完了澡。“全程不用自己动手,人也确实舒服。”黄飞说。

据介绍,纳米助浴是人体通过吸收温疗舱加热后的纳米水粒,与皮肤毛孔内油脂发生乳化反应,随着升温慢慢出汗,将油脂、污垢代谢排出,人顿时感觉清爽和轻松。对于重度残疾人,这不仅能消除体味,还能活血康复、为肌肤深度补水,有普通洗浴难以达到的效果。

洗澡在常人是小事一桩,对残疾人特别是失能瘫痪在床的残疾人却是难事。自前年起,得到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金坛区残联联合区慈善总会制订方案,由四世同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实施,每年为10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免费纳米助浴1000人次。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金坛区残联专门向社会推介纳米助浴科技成果。2名助浴康复师,带着两个装有便捷式设备的拉杆箱,便可走村串户上门服务,能惠及更多重度残疾人。这一先行先试的科技助残项目,已作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的慈善公益项目,推广到苏州、南京等地。

辅助就业,从家人看护到自食其力

或纸箱折叠、香烛制作,或布艺手工、服装后道加工……在金坛区多个“残疾人之家”,精神残疾人也能在“家门口”的工疗站实现辅助就业。

如何让精神残疾人在康复且不再旧病复发的同时还能参加工作,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由金坛区卫健部门牵头,残联、民政等部门联手,在东城街道华胜社区设立全省首家“康复中心+庇护车间”工疗站。工疗站配备精防医生和护士,对入站残疾人一边进行康复训练,一边进行工疗。工疗站与爱心企业合作,划出专门区域设立“庇护车间”,指导残疾人参加力所能及的辅助性劳动,在劳动中巩固康复疗效。这样,他们每月有固定收入、每天午餐免费,社区还为他们缴纳养老、医疗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工疗人员的心结慢慢打开后,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增加了生活的信心。

32岁的小刘与妈妈相依为命。原先,他在家一直靠妈妈看护,妈妈每天都不能离家。自从进入离家2公里多的工疗站,他每天除了参加康复训练和文娱活动,还折叠纸箱,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能自食其力了。他妈妈到附近的一家企业上班,每年有近5万元收入,家庭经济状况大有好转。

“前些年,精神残疾人患者治疗出院后复发率较高,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金坛区工疗中心负责人表示,全区现有6个工疗站和1个农疗站,220多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站里边康复边工疗,没有一个人病情复发,已有7人走向社会。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