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慧芯光:用“新”点亮“中国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常州实践④

2024-03-21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自然·通讯》线上期刊前不久刊发一篇论文,展示了用于车载激光雷达的创新产品——超小发散角AR-VCSEL(增透型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这是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点亮“中国芯”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纵慧芯光由6位年轻的斯坦福博士创建,是武进国家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种子选手”。2015年,团队刚刚开启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芯片的研发生产时,产品还只是小众应用,全球一年的市场规模不过10亿元人民币。近年来,随着3D成像、传感等功能在智能手机和汽车中的广泛应用,VCSEL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纵慧芯光于2019年突破半导体关键材料外延生长技术壁垒,成为国内首家实现VCSEL量产的企业。到去年8月11日,企业已累计完成1亿颗VCSEL芯片出货,抓住时机进军汽车电子和光通信领域。

“VCSEL是激光雷达的核心元器件,也是实现智能驾驶的核心技术之一。”纵慧芯光产品总监韩晓明介绍,传统的VCSEL在激光雷达中很难满足150米以上的中远距离探测要求。基于这一痛点,团队对VCSEL的基本结构设计进行调整,通过引入增透区和储光区,开发出AR-VCSEL。该产品在发散角、亮度、单模光功率等方面都创造了VCSEL领域的世界纪录。

AR-VCSEL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韩晓明举例说,基于纵慧AR-VCSEL的激光雷达,角分辨率可达0.1度以下,探测距离可达200—400米,意味着感知更加精准、距离更远,这将极大地助力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实现从L2到L3的突破,并在不久的未来达到L4。

去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多具备智驾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开始选择搭载纵慧AR-VCSEL的激光雷达产品。作为业内首家量产小角度VCSEL的公司,纵慧芯光开发的AR-VCSEL累计出货超百万颗。

“去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过3000万台,其中约有5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备了激光雷达,渗透率不到2%,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韩晓明表示,随着新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AR-VCSEL的产业化进程将不断加速。今年,企业VCSEL芯片出货量有望突破1亿颗。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对年轻的纵慧芯光来说,芯片技术很像搭积木,不能是空中楼阁,向上要搭得高,必须依靠底座的积累。企业已申请专利200余项、授权109项,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提高服务水平,在实现核心元件自给自足的同时为国际客户提供性能领先、价格有竞争力的产品。

(周茜 王晓)

 

短评

孙人杰

传统产业可以“不传统”,新兴产业也未必都是“巨无霸”。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扭住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耦合点,守住自己的“一米宽”,精耕细作、厚积薄发,照样可以一飞冲天。

只有百余名员工的纵慧芯光,守住自己的“一米宽”,8年多来紧紧盯住感光芯片这“方寸之间”,依靠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升级,产品性能和科技水平领先全球,为精耕“百米深”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精耕“百米深”,绝不是蛮干、硬干,而是要牢牢跟紧产业前沿、市场需求,不断向价值链、产业链上下游拓展。纵慧芯光的感光芯片,从消费电子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后,今年出货量预计将达1亿颗,超过前8年的总和,就是最好的例证。

以信息技术、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赛道“坡长雪厚”,行业还在快速的技术变革中,最忌讳盲目“追风”、什么领域“火”就扑向哪里,这种急功近利心态,本质上是缺乏创新能力、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发展定力的表现。坚持长期主义,尽精微而致广大,企业方能长久,产业方能长远。

 

相关链接:

天合光能:建圈强链,双向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常州实践①

中天钢铁:“炼”出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常州实践②

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以技术创新持续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常州实践③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