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这秋光灿烂、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四十个教师节。教师,如灯塔、如园丁,更如红烛,照亮着每一位学生前行的路。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还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跨越山海只为播种教育梦想。自开展教育帮扶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浙江教师接过了教育的接力棒。他们前赴后继,致力于传递知识与希望,不断续写着教育的辉煌篇章。
三千米海拔之上的坚守高原“育苗”绘就“教育绿洲”“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一首康定情歌,让甘孜州康定市打开了知名度。而在这近3000米高的海拔之上,不仅有如诗如画的美景,更有迎风盛开的教育之花。“我昨天刚到学校,这里的温度还需要穿两件衣服呢!”萧山区江南初级中学的语文老师王东军,在开学之际再一次回到了康定。而这也意味着,今年已55岁的王东军开启了支教生涯的第三年。“2022年,我作为杭州市萧山区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队员,来到了康定市第二中学担任班主任,教语文。”当问到为何会一次又一次地选择留下支教时,王东军感慨颇多。“2021年,我的妻子奔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支教,也是受到了她的影响,我想来甘孜州看看。我更想试试能否用自己在杭州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培育好这片高原上的孩子。”王东军的班级被命名为“萧山班”,也是因为这个名称,王东军更加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2023年,经过了一年的支教,王东军感受到了两地教育理念差异,与此同时,他和学生的关系也逐渐变得融洽。“这里的孩子们都很淳朴,求学欲望特别强。”而王东军对于孩子们来说也不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亦父亦友般的存在。“有的学生行事较为冲动,也比较独立。我们作为老师要先关爱孩子,学会包容,然后引导他去改进,而不是用强硬的手段。”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因真挚的情感与坦诚而逐渐拉近。孩子们也开始对王东军敞开心扉。“只要我一下课,好多学生都会追着和我聊天,不只关于学习,还会有关于他们的家庭与生活。”从2022年至2024年,原本计划为期一年半的支教活动,在今年再次得到了延续。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王东军跨越了山海的阻隔,以一名教师的责任感,默默守护着教育之花的绽放。“我教了一辈子的书,必须对得起我的学生。有时候,即使自己吃点苦、受点累也无妨,但绝不能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王东军表示,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够与当地的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同时,我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度过他们的初中时光,并最终考入自己理想的学府。”
教育教学的引领者 点亮希望的指路灯他是浙江省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是杭州市青年拔尖人才,是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副校长,也是甘孜州九龙高级中学的校长,他就是沈良。2022年7月,沈良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政策,从千里之外杭州来到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开启了自己的四川之旅。作为一名学者型教师,更作为一校之长,沈良怀揣着探索民族地区教学质量提升切实有效办法的初衷,来到了九龙县。“我在2022年8月和2023年8月,都接手高三的班级开展教学工作。刚接手时,两个班级都与兄弟班级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沈良利用一切时间精心备课,希望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运用自己总结的‘针对性、思维性、时效性、人文性‘这四条经验进行教学。”沈良的教育模式也让其任教班级成绩均从接班时与平行班相差10多分的平均分差距,到最后追平甚至反超平行班成绩。沈良不仅是九龙高级中学的一名老师,也是这所学校的领头羊。2022年12月,他又担任甘孜州沈良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致力于甘孜州教育发展。他以州级课题为载体,推进工作室活动,辐射甘孜教育。他同样关注九龙高级中学青年教师的培养,结对学校6位数学教师,从教学示范课、学科讲座、论文撰写、听评课等方面引领组内教师,成效明显。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来,沈良创新推进“精细化”管理,从“精准教学、精细德育、精进专业、精心后勤”等方面实施“四精”管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在沈良和众多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九龙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连续三年实现跨越式发展,连续三年,多人次上一本,连续三年持续本科上线创新高。“2024年高考学校本科上线人数相比2022年实现35.6%增长率,相比2020-2022三年均值实现138%增长。”沈良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沈良全身心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矢志不渝地在教学第一线践行着他的教育理想。在沈良的带领下,九龙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凝聚力量,齐心协力,推动各项教育工作稳步向前。“我将积极探索与实践教育及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为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