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浩荡弦歌。近年来,西泠印社不仅坚守在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前沿,更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舞台,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将高雅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入寻常百姓家,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的光芒。“西泠公益行”是西泠印社组织,由社员、志愿者自愿组合,以服务中西部地区及偏远地区为主,大力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百年西泠精神”品牌的纯公益性艺术活动。活动自2019年启动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成为连接东西、跨越南北的文化桥梁。从广元到西昌,从长白山到成都,再到革命圣地延安……大大小小16场公益活动,艺术家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和乡村,将篆刻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大地上。通过举办“送文化下基层、文化扶贫扶智”系列活动,锻炼社员队伍,展现社员风采,发挥时代担当,传播百年西泠文化。特别是2024年5月举办的“西泠时代之声·延安行”系列活动,让参与者深刻领悟到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社员江继甚是“西泠公益行”的重要组织者之一,近年来组织并参与了十余次“西泠公益行”活动。他认为,“作为新一代,我们要像延安的先辈们一样,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深刻体会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今后将一如既往地走入民间、走进偏远地区,进一步发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亳州青少年书法互动演示,到榆林煤矿工人的井下交流;从甘肃会宁的篆刻讲座,到革命圣地延安的深情对话,每次参加‘西泠公益行’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社员岐岖参与了四次“西泠公益行”活动,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弘扬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西泠公益行’活动,在传授书法篆刻技艺的同时,更搭建了一座座文化桥梁。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合作,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说“西泠公益行”是西泠印社对外展示艺术风采、传播文化精神的窗口,那么“印之爱”篆刻艺术宣教活动则是其深入基层、普及大众审美的温馨之举。“印之爱”篆刻艺术宣教活动由中国印学博物馆组织发起,自2009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以来,已历时15年,总计举办50余场,足迹遍布全国多个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江西、云南、西藏等。这项活动不仅涵盖了专业展览和现场教学,还包括了讲座点评、研学访学、鉴赏沙龙等多种形式,将金石篆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2016年中国印学博物馆新疆阿克苏篆刻支教活动,虽然参加活动的同学以维族孩子居多,但丝毫没有减弱大家对篆刻的兴趣。很多孩子不但刻了自己的姓氏,还刻上了‘爱国’两个字,在印章的中间则刻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边款。”中国印学博物馆的林立老师介绍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篆刻非遗的推广与普及,积极打造‘印之爱’‘印说中华’公益文化品牌活动。同时,继续丰富宣教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更好地推广印学文化和篆刻艺术,增强文化自觉,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在推进公益活动的同时,西泠印社还积极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篆刻”的推广与普及,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将古老篆刻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并爱上这门艺术。依托中国印学博物馆和孤山社址,西泠印社持续开展篆刻非遗宣传教育工作,为传承培养新生力量,也为提升公众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做出积极贡献。回望过去,西泠印社以公益之名绘就了一幅幅传统文化的新篇章;展望未来,西泠印社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