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由浙江省卫健委、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指导,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的首届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大会在杭召开。会上,该院院内制剂“咳平颗粒”、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皮疹的中药组合物(皮炎宁)专利和膝关节康健辅助装置专利分别与相关医药和医疗器械单位签署成果转化协议,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在现场,该院还有近20件具备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和路演,这也让大家对中医药领域的创新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签约仪式现场,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何强教授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真正成为动力是一个过程,在创新成为这个动力的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医院举办本次大会的目的所在。“将中医药临床创新与产业资源紧密结合,将更多优秀实用的发明创造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也是医院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由之路。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大会,多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医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院内制剂转化成为新药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据了解,浙江省中医院建院以来曾经有上百种医院院内制剂,其中许多疗效非常显著,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还有30多种,这些都是实用性较强的,直接来自临床的科技成果,不少都具备广阔的转化应用前景。“这款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咳平颗粒’最初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医院儿科老前辈陈蓉蓉主任根据临床治疗儿童百日咳研制的一个经验方,由医院制剂室制成院内制剂,原名为‘抗百日咳冲剂’,疗效非常确切。”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主任陈玉燕教授说,“后来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结合院内相关专家意见和建议,对原方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之在治疗成人咳嗽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于是改名为‘咳平颗粒’并沿用至今,已经30余年。当前‘甲流’肆虐,医院湖滨、钱塘两院区每天就诊的患儿合计超过1000,其中许多发热、咳嗽的小朋友在辨证后,我们都给他们配了咳平颗粒,实际使用效果也非常好,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药当做‘居家必备的良药’。“医院制剂只能在所研制医院区域内使用,转化成为新药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何强教授表示,作为医院制剂取得浙江省药监局的医院制剂批号批文就可以了,而作为新药,需要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新药批号。“医疗机构在新药开发方面有天然短板——例如对申请流程和相关政策法规不熟悉等等。相对地,企业也需要安全有效的药物资源,通过合作,双方可以缩短研发流程,减少风险。更好地以产业链、服务链赋能创新链。”把患者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企业协同据统计,我国每年关节疾病的患者超过4000万,55-65岁老年人约有80%会发生骨性关节病。而膝骨关节炎是发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骨关节炎之一,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相对更了解患者的需求,同时‘立足临床搞科研’的一线医务人员也有能力把患者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技术。”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膝关节康健辅助装置发明人钱宇教授指出:“我们的医务人员有知识面和能力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技术转化过程中很难独立解决疗效、成本、效率三个指标的平衡问题,而这恰是企业可以发挥特长的地方。“膝关节损伤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而如何保障膝关节健康,这也是骨伤科医生特别关注的问题。我准备进行成果转化的是一种膝关节康健辅助装置,或者可以称之为‘膝关节运动检测器’,它运用数字化技术疗法,高效、及时、可追溯性地解决患者术后膝关节康复,并借助配套App,能追踪、指导患者康复锻炼,使每位病人的康复情况尽在掌握中。”钱宇教授表示,这样的一套装置,如何实现“量产”,使更多的人群受益,需要企业来协助,一起建立一条“产学研一体化”通路。临床实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更多好的院内制剂面向社会使用抗肿瘤药物是常见的治疗肿瘤手段之一,但带来疗效的同时也伴随了诸多副作用,比如口腔溃疡、皮疹、瘙痒、手足皲裂、水泡等手足皮肤反应。特别是治疗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皮肤黏膜毒性相关症状,让许多病友难以忍受。“皮炎宁”专利持有人、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舒琦瑾教授说,目前对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以润肤露、抗角化剂以及局部镇痛药治疗为主,然而临床疗效不佳,特别是对于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手段。对于这部分患者,如果抗肿瘤药降低剂量或停药,则达不到肿瘤治疗效果,若不减量或停药则皮疹不断加剧也将危及患者生命。近10年来,舒琦瑾教授团队根据临床经验,独创治疗皮肤黏膜毒性的“三宁汤”(分别为“口炎宁”“皮炎宁”“手足宁”三款经验方),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对肿瘤患者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口腔黏膜、皮损、手足综合征等皮肤黏膜毒性相关症状予以针对性治疗,缓解相关症状。“我们通过中医的手段进行干预,经过临床验证,形成了有效的方案。到目前为止,该协定处方获益患者已有300余例,并成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为诸多饱受皮肤黏膜毒性困扰的肿瘤患者带来福音。”这次“皮炎宁”发明专利也与相关药企达成了进一步共同研发新药的协议。舒琦瑾教授认为,如果“皮炎宁”能够很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也一定会促进“口炎宁”和“手足宁”的进一步研发。打造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何强教授表示,当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浙江也是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浙江省中医院必须发挥省级龙头中医院引领作用,努力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这既是医院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政府、浙江中医药大学和社会对医院的共同期待。”他指出,医院与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形成了共识,接下来将着力于打造浙江省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共同促进医院特色中药制剂的开发与转化,力争取得一批中医药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加快“浙产中药”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据了解,随着医院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大会启动,浙江省中医院还将联合相关医药企业、科技公司等单位一起共同推进“浙江省中医院制剂中心1+X创新工程”,打造可以满足医院不同阶段院内制剂生产要求的、全省领先的院外制剂中心。组建“院内制剂运营联合体”,推进“1+X创新工程”的实施,加强中药制剂研发生产的全链条管理。同时,依托中医药数字化改革,积极开发与院内制剂结合的专病辅助诊疗系统,实现院内制剂推广应用过程中,打破传统模式弊端,实现“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促进院内制剂的成果转化。你知道哪些好用的医院“明星产品”? 欢迎来橙友圈交流分享 有机会领取省中医院“足疗1号方”你用过哪些好用的院内制剂“明星产品”?你还知道各大医院有哪些特色院内制剂?欢迎来橙友圈“养生小招”版块分享交流。活动方式:扫码进入橙友圈“养生小招”话题发帖,记得带上标签#明星制剂#。橙友福利:我们将综合考虑发帖质量,从中选出10名橙友,各送出由浙江省中医院提供的足疗1号方1包。足疗1号方包含板蓝根、苦参、莪术、土茯苓、马齿苋、红花、木贼、皂角刺等中药材,以开水冲泡,待温后浸泡脚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功效。用于跖疣、鸡眼、胼胝、掌跖角皮症等足底疾病。发帖截止时间:3月10日12:00。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