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所有成人开放!杭州已开始规模性接种第二剂加强针

2022-12-2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无法接种疫苗的人该如何应对疫情高峰?

每日商报讯 近日,记者从拱墅区、上城区等多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悉,在前期主要面向医护、老人等重点人群进行“优先接种”的基础上,“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俗称“第四针”)已开始面向所有人群(18周岁以上)开放,符合基本条件且有需求的市民请及时接种,以有效应对即将来临的阳性感染高峰(预计明年1月中旬左右)。

须提前线上预约 按预约时间段前往

阳性者无法接种 接种全程约15分钟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在内的慢性病患者,只要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均可接种新冠肺疫苗。”杭州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须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的时间间隔应超过6个月以上。与早前已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相比,现阶段及时完成全程接种与加强针,所获得的“保护力”会更大。

经预约,记者在拱墅区体验了“第二剂次加强免疫”(吸入式)。从排队登记到完成接种,全过程耗时大约15分钟(接种完须再留观30分钟)。需要提醒的是,根据相关要求,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或已感染新冠的人群均不能接种“第四针”(感染时间和接种疫苗时间须间隔6个月以上),同时,由于现阶段号源有限,为避免“扎堆”等现象,“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皆须提前线上预约、按预约时间段持身份证前往,预约方式为“浙里办-疫苗预约”,老年群体可通过社区协助预约。目前,可供选择的疫苗品种主要为肌肉注射(CHO细胞)与吸入式(腺病毒载体)两种。

“吸入式疫苗最主要的优点是黏膜免疫,雾化后的疫苗可最终抵达肺部,刺激机体在呼吸道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抗体,一旦病毒入侵人体,会与病毒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呼吸道黏膜纤毛摆动,将复合物排出体外,并最终达到清除病毒目的,而此类效果是肌肉注射新冠疫苗所达不到的。”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刘艳称,根据临床研究反馈,吸入式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口干和口咽不适,可通过饮水和休息缓解,不适感约2-3天后将自行消失。

“强大的免疫力”是对抗病毒的根本

均衡饮食、运动、分餐习惯都不能少

根据相关研究与安排,现阶段,对新冠疫苗成分过敏、患有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处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等人群均无法接种新冠疫苗。在疫情高峰即将到来的新形势下,这些无法被疫苗保护且尚未感染的市民,又该如何最大限度做好自我防护呢?

杭州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表示,新形势下,大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过程中,仍可能会有部分要点易被轻视、忽视。具体而言,可从居家、外出、就医三方面展开。

在家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考虑到老年人呼吸道比较脆弱敏感,日常应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产品,醋熏等方式或引发呼吸道不适,不建议尝试。外出时,除了佩戴好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外,须尽量少接触公共场所设施(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等),尽量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同时,不建议把口罩拉至下巴处、用手频繁触摸口罩外侧、把用过的口罩揣进口袋或忽略口罩鼻夹松紧度,这些错误都会增加感染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人体自身‘强大的免疫系统’才是对抗病毒的根本所在,人体各种免疫细胞都由蛋白质组成,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蛋白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能力和免疫系统内部调节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感染恶化。”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专家表示,疫情期间,大家要多摄入优质蛋白(牛奶、蛋、鱼肉、瘦肉、大豆);其次,体重可以超重一点,偏瘦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代表你的免疫力较差。

“食养食补是保证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的基础,饮食上除了要做到餐餐有蔬菜(每天1斤左右)、每天有水果(每天1-2个拳头大小),多摄入优质蛋白质,摄入谷薯类和维生素D同样很关键。”浙中医大二院(省新华医院)营养科主任于晓称,当前,为追求身材,部分人饮食偏素、不敢吃主食,但如果谷薯类摄入不足,摄入的优质蛋白会容易被人体当作能量消耗掉,机体所需的免疫蛋白进而会减少。同时,由于维生素D也是参与免疫作用的重要营养素,除了饮食或补充营养剂,大家还可选择室外空旷场地或阳台多晒晒太阳(30分钟以内)。

于晓强调,疫情期间,家庭就餐时应尽量养成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以防止交叉感染。另外,避免久坐,规律性运动亦能显著提升免疫力。居家时打打太极拳、跳跳简单的健身舞都是不错的选择。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