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记者 付奇 颜颖 顾星欣
从节假日里酒店民宿的一房难求,到大街小巷挤满“City Walk”人群;从“总得来趟江苏吧”,到三四线城市异军突起……疫情防控转段以来,江苏旅游拉动恢复“进度条”,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水韵江苏”为何越来越有吸引力?9月20日,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围绕“水韵江苏”的旅游品牌,大家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寻找保持江苏长红的文旅密码。
保持“江苏特色”,
魅力持续叠加
最新的文旅成绩单出炉:今年1—8月,全省纳入监测的文旅场所共接待游客6.84亿人次,游客消费28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7%。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4202.39亿元,占全行业的25.8%,同比提高6.33个百分点,占全国总额的10.1%、保持全国第一。
市场持续保持“热辣滚烫”殊为不易,需有“最江苏”的差异点和不可替代性,我省各地挖掘自身特色,打造了一批“流量标签”——
江苏面积不大,但“全域可游”。街角读书、湖边喝茶……当“City Walk”还是社交媒体的时髦词时,这种体验早已成为南京市秦淮区小西湖街区居民的生活日常。在各地大打“宣传战”时,网络有戏言:南京是座无需宣传、一定会去的城市。在南京市副市长孙百军看来,南京处处是景的背后是“全域”谋划,让文博场馆、乡村旅游点、景区、度假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放眼全省,全域可游魅力空间正在加速形成。9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60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散落分布在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和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城市休闲和陆桥东部丝路旅游带等板块上,6个旅游规划将全省域合理分块。
江水滔滔、运河悠悠、湖荡静谧、海潮澎湃……水,是江苏的鲜明标识,作为唯一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江苏水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6.9%。我省不仅抓住“水”这一地域、文化符号,还让“水韵江苏”“水运江苏”充分融合。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欣介绍,依托全省干线航道网构建水上慢游通道,建码头、通游轮、辟航路,已成功打造“南京五马渡魅力滨江游航线”“大运河夜景游航线”等一批交通运输部试点航线,以“水路通”拉动“旅游兴”。
数字化,成为江苏文旅另一道亮眼风景线。从习焉不察的刷脸入园到引人尖叫的AR玩法,科技让江苏旅游变得“更先进”“更好玩”。在全国率先上线“智慧文旅行业大脑”,建立文旅消费大数据实验室;实现279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市级以上文化场馆一卡通行;建成省级文旅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45个、数字人民币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覆盖超85%……科技如何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在江苏有现实答案。
用好“三个原则”,
向市场要效益
江苏是经济发达省份,人口多、旅游消费能力高,这也意味着,扩内需的责任大、寻增量的基数高。
江苏旅游发展有着明确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旅游业要“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这“三个原则”,就是江苏旅游开启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再次明晰其意:守正创新,就是要在守好“基本盘”的基础上善于创新求变;提质增效,就是要提升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融合发展,就是要推动“旅游+”和“+旅游”,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业态。
今年“五一”假期,江苏演出市场“能量惊人”:全省营业性演出观演人次同比增长48.45%,演出票房同比增长超50%,带动文旅消费5.62亿元,其中第八届“太湖湾音乐节”吸引乐迷超13万人次,营收破亿元。
不仅是演出,江苏持续加快“旅游+”向“+旅游”转变,分类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范围广、“融”的成效好。大麦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售票演出共1.7万场,观演187.9万人次、同比增长30.1%,拉动交通、住宿、餐饮等文旅消费14.66亿元。钢铁、酿酒、制醋、纺织、家化等一批主题鲜明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脱颖而出,用“硬核工业”解锁“诗和远方”。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文旅融合在江苏已然走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在全国出台首个《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把全省范围内的1156座各美其美的小剧场,打造成为文旅融合的大舞台;创新举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让游客得以“看百戏 游江苏”;推出“博物知旅”活动,全省博物馆2023年全年接待观众超1.12亿人次。
提质增效,就是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旅游行业经济效益。文博热,让曾经“孤高”的博物院成为热门打卡地,南博文创爆品一再脱销;起于文旅惠民而推出的一款“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卖出近40万张、拉动文旅消费约4.45亿元……江苏不断创造丰富优质产品供给,以供适需、以供促需。
统筹“五对关系”,
持续培强品牌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竞争力的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是新征程上江苏旅游新的目标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旅游发展要“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这一重要论述,为江苏旅游实现既定目标、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科学的方法路径。资源禀赋不同的各地,有了相同的发展共识——
让原生态变成旅游的资本,让发展旅游有效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卫红细数:护遗址,盐城挖掘串场河海盐文化资源,打出“何以盐城”文化遗产活化品牌;保湿地,发出“绿色湿地邀约”,以丹顶鹤、麋鹿、勺嘴鹬为原型,打造湿地生灵国际传播IP矩阵;向蓝海,推出“北纬33度”最美海岸线,开发海滨风光探秘、海上低空旅游等项目……
让老外来苏“不见外”,古城苏州推进“一码游苏州”服务,推出SUZHOU PASS东航联名卡。“为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苏州聚焦便利化,深化国际旅游交流合作。”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说,苏州抢抓免签政策扩大机遇,制定出台《促进入境旅游若干措施》,让更多境外游客更便于入苏、更愿意留苏。
安全是旅游发展的底线。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尽管江苏部分地区受到台风影响,但美团及银联商务数据均显示,江苏文旅消费仍居全国第二,展现了市场容量与韧性。这背后,既有文旅人关园闭馆、加班清障的果决与付出,也有游客对江苏旅游界无损退款等迅速反应的认可。数据显示,假日旅游消费占全年三成左右,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备受期待,从多业态供给到全要素保障,江苏旅游的各项举措无不透露出一项明确讯息——游客满意度,永远是衡量旅游发展质态最重要的指标。
毋庸讳言,我省旅游自然资源并不突出,但近年来无锡拈花湾、苏州“拙政问雅”、泰州兴化垛田等相继“出圈”,再一次体现出品牌的价值。当天会上抛出一个议题——如何将古典园林、云锦、昆曲等一批“顶级”文旅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的“顶流”,又该如何形成更多高知名度、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省文旅厅厅长杨志纯给出这样的答案:“要擦亮‘耳熟能详’的旅游名片、打造‘江河交汇’特色标识、讲好‘水韵江苏’时代故事,加强江苏旅游形象和品牌的整体塑造,让江苏成为展示中华文明、东方神韵的美丽窗口。”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