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江苏书展已在苏州连续举办多届,在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上始终强调突出地域特色。本届江苏书展,和江苏文化相关的阅读活动约占1/10,一批反映江苏悠长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新书好书在书展首发,多位著名历史文化学者现身书展共话江苏文脉传承和发展。
“网上常有人调侃江苏是‘散装’的,但在我看来,这恰恰反映了江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江南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兼而有之、互融共生、美美与共。”7月6日,在《江苏读本》修订本分享会上,著名作家叶兆言谈他对江苏文化的理解。15年前,叶兆言著作《江苏读本》出版,成为解读江苏的经典人文地理读本。15年后,叶兆言再次探访江苏各地,广泛查阅资料,对《江苏读本》进行约7万字修订,更好地反映江苏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
“这里是江苏,东临黄海、西拥长江,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超过10%的经济总量……”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撰的江苏首部综合性省情教育通识读本《这里是江苏》在书展亮相,全景式介绍江苏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龙盘虎踞、南北贯通的金陵文化,聪颖灵慧、细腻柔和的吴文化,清新优雅、视野开阔的维扬文化,气势恢弘、尚武崇文的楚汉文化,活力四射、充满开放意识的海洋文化,再加上河流山川的‘上善若水’、当代的‘强富美高’,构成‘七彩纷呈’的美好江苏。”结合《这里是江苏》,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阿祥从“可读”“可游”“可思”等角度,诗意阐释江苏的文化魅力。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沿着运河看中国·江苏篇》《苏州运河十景故事》《苏州运河资源价值与利用研究》等一批反映江苏运河文化的新作在本届书展上首发。“中英文版《沿着运河看中国·江苏篇》致力于向海内外读者讲好运河故事,让读者了解大运河江苏段的地理变迁,感受运河沿线江苏人的生活状态、文化情感以及与运河共生共荣的深厚情谊。”该书主编、河海大学生态文明建设与流域保护研究院教授张兵说。
《红楼梦》是生于江苏的曹雪芹创作的古典文学名著,书中蕴藏着多少江苏元素?南京市作协副主席陈正荣的新书《红楼三城》做了细细梳理。他将南京、苏州、扬州这3座城市称为“红楼三城”。南京的秦淮河、钟山,苏州的苏州织造署、阊门、虎丘,扬州的大运河、二十四桥……陈正荣探访3座城市的“红楼印记”,在书中娓娓道来。“这三座城市沉淀了红楼文化,在百年流转中历久弥新。”分享会上,陈正荣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省红楼学会会长苗怀明一起,热情地向来自全国的读者推介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等江苏红楼文化地标。
近几届江苏书展上,“书香苏州馆”成为观众了解江南文化的一扇生动窗口。白墙黛瓦,竹石萱草,走进带有浓郁苏式园林特色的“书香苏州馆”,观众可以观赏“斯文在兹——崇文重教的苏州城”特展和《苏州全书》编纂工程出版图书100册成果展示,也可以参加“苏州曲艺文化名城”系列图书、《百步芳草》、《行写苏州 遍寻江南》、《苏州红色文化资源手册》等书籍的首发分享活动。“书香苏州馆”还向观众展示活色生香的苏式生活。雕版印刷、苏式盆景、江南丝绸……苏州市民唐先生亲手拓印了一幅来自水乡古镇——吴江黎里的木刻版画。来自上海的读者赵小元兴致勃勃地制作苏式菖蒲盆景,感受古代苏州人的风雅与浪漫。
丰富多彩的江苏非遗技艺也助阵本届江苏书展。“无锡精微绣展示”“如皋木偶艺术表演”“垛田农民画成果展览表演”“铜山侯氏毛笔制作展示”“漆扇制作、云锦展示”……书展举办期间,一批国家级、省市级非遗在“方志江苏馆”轮番展演。“在书展现场还原毛笔制作技艺,书中记载的非遗技艺‘立体’起来,也能让更多人爱上江苏非遗。”徐州铜山侯氏毛笔制作传承人侯佰武说。
记者 于锋 冯圆芳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