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杨泽宁:就业“无缝衔接”,全靠“社团小灶”

2024-06-30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7月1日,南京工程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杨泽宁,就要去江苏顶晶融合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办入职手续,从学生变成职场新人。虽说身份是崭新的,杨泽宁却已与顶晶结缘将近3年,参与顶晶多个项目。

没有做一份简历、跑一场招聘会、参加一场求职考试的杨泽宁,能从学校“无缝衔接”到这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市瞪羚企业,全靠在学校社团“吃小灶”。

2021年,本科毕业生杨泽宁考上本校研究生,也就略过了找工作的过程。不过,刚进研究生大门时,他也问过自己,假如3年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再考博士吗?

虽说有时思虑前程,但这名年轻人也有眼前的“要事”——他对导师韩冰说,谈了女朋友,想多挣点零花钱,打算每周用两天做兼职,撒撒广告单子。回忆到这一节,韩冰笑了:“我建议他到光伏兴趣小组学一学,有机会参与知识含量高的兼职。”

当时,作为学校的科技与产业处处长,韩冰获悉校友企业顶晶公司的老板王益为缺人发愁。2018年创办的顶晶公司,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随着业务做大遇到发展瓶颈:现有技术员不够用,招的新人不好用。韩冰与王益商量后,2021年秋季学期在学校里办起兴趣小组,把对光伏感兴趣的30多名学生集中起来,课余时间“开小灶”,由顶晶派人培训,学校老师辅助指导。

新的窗口,在学机械工程的杨泽宁面前打开。加入光伏兴趣小组后,他发现自己对光伏行业很感兴趣,“就一股劲往前冲”。研一时学业紧张,他晚上抽时间自学光伏电站设计,有时画图画到深夜一两点。次年,经校团委批准,兴趣小组升级为学生社团,起名“太阳能光伏研究社”,又迎来一批新鲜力量。顶晶公司专门给社团购置了电脑、无人机等设备。

经过一段时间培训,杨泽宁等社团成员有能力参与顶晶公司的项目,在实战中学习锻炼。去深圳做项目踏勘,为省内大型商场的屋顶光伏电站做设计……“还记得,我在工作群里看到雷曼电站竣工的照片,非常开心,那是我在公司设计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的。” 杨泽宁说。

既要保证专业课学习,还要投入光伏学习和实践,杨泽宁一般每周只安排半天时间休息放松。在宿舍埋头钻研的时候,室友为杨泽宁点赞,羡慕他找到努力的方向和平台。在社团和顶晶公司,他的能力也得到认可。王益认为,杨泽宁达到光伏建设行业技术人员的中上游水准,去年公司招了几名应届毕业生后,还让杨泽宁帮着带新人。

到了研二,顶晶抛来橄榄枝,杨泽宁基本确定毕业后到顶晶工作。想过其他工作吗?杨泽宁坦率回答,想过,但考虑到新能源行业前景好,顶晶发展也很好,而且自己已经熟悉顶晶,也受老板器重,念头就一闪而过。父母并不干涉,由他决定。

光伏社今年有3名毕业生,除了杨泽宁,另外两名本科生也都找到了工作。学智能制造的葛欣怡,成功应聘淮安一家制造业企业。她告诉记者:“面试中,我说到在社团学会了3D画图,也参与过画设计图,感觉很给自己加分。”

杨泽宁说,同班同学91%找到工作,有人经历了较长的求职过程,也有人对薪资待遇不太满意,而参加光伏社让他被企业提前“锁定”,省下大量求职时间,用于钻研技术。公司许诺的15万元年薪,他也比较满意。

说到薪水,导师韩冰又透露了一个秘密:杨泽宁参加项目实战后,从顶晶公司拿到平均每月数千元的补贴,他不仅3年没花家里一分钱,还给上大学的弟弟转生活费,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自信——有成绩支撑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

“国家提倡在高校建设产教融合基地、现代产业学院,这类基地、学院一般由龙头企业、大企业与学校共建,而高校教师与熟悉的中小企业开展小范围人才培训,相当于将岗前培训前移到校内,是‘大动作’之外的有益补充。”韩冰说,“投个几十万元就能干起来,好操作、可复制,即便终止影响也不会很大,但是却能为拆掉‘人才培养的围墙’出力。这样的探索,我们还要继续下去。”

【专家点评】

推行产教融合,

减轻人才供需失配

南京大学就业质量研究中心主任方长春: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总量压力,更有结构性矛盾,其表现为供需失配。

解决供需失配有很多路径,包括推行产教融合。产教融合应该是形式多样的,也不应局限在职业院校。杨泽宁的就业故事就是一个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他参加的社团是产教融合的尝试,有效增加了杨泽宁等学生在校内学到企业所需技能的机会。这样的尝试很有价值。

记者 徐冠英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