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今年1月,空军航空兵某旅被空军表彰为“空天先锋”。这个旅的飞行一大队,是名震抗美援朝战场的“王海大队”,历来是利刃之锋、空中刀尖。日前,记者访问该大队时,这个已经换装歼-20的“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依然日夜训练备战,磨砺打赢战技,时刻待命升空;这支英雄部队,依然闻战则喜,频频前出搏击海天。渴望制胜空天的年轻飞行员,期待为机身涂上红星,向英雄前辈致敬,续写“王海大队”光辉战史。
红星指引方向,前沿淬炼铁翼
记者进入“王海大队”所在旅营区时,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架振翅欲飞的米格-15原型机,座舱侧面涂有九颗红星,这代表着首任大队长王海搏击长空取得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的光辉战绩。
进入“九星战机”背后的某旅历史展厅,一幅纵横交错的空战航迹图充满了记者的视野。曾经,王海带领大队战友在朝鲜上空创下“15:0”的辉煌战绩。虽然平均飞行时间仅数十小时,王海和战友们依然无畏赴朝,迎战不仅数量占优,而且普遍拥有四位数飞行小时的美军飞行员。与强敌交战80多次中,全大队创造击落击伤敌机29架的光辉战绩,而且人人是刀锋、个个有战功,每架飞机都刻有代表击落击伤敌机的红星。
从那时起,“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的英雄基因,就刻入该大队血脉。该大队大队长说,先辈们空中拼杀的战斗画面,深深地印刻在大队一代代传人脑海中,他们把机身上的闪闪红星作为奋飞的精神标识,在军事斗争准备前沿一线淬炼铁翼、磨砺刀锋。
走出旅史馆,驶向停机坪,“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平时做样板、战时当尖刀”……一条条曾在实战实训中被一次次吼出的战斗口号,在沿途激励着“王海大队”一代代传人升空赴战。
2013年11月23日,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当天,“王海大队”飞行员飞赴管控空域,执行首次警巡任务。面对外国军机挑衅,飞行员用果敢应对宣示“祖国利益不容侵犯”鲜明态度。
鲜明态度只有用外军听得懂的“语言”才能传达。一次,某外国军机不顾我方多次警告,向我领空抵近。“王海大队”李德兵立即指挥编队展开战斗队形,本人则驾驶战机驱离外国军机。回忆这次空中对峙,李德兵说:“我们拼到最后,拼的是什么?拼的就是一口气!”
这口气来自于70余年一代代传承的精神。数年后,“王海大队”列装歼-20后再赴东海。“第一次管控东海防空识别区,我们就逢敌敢亮剑。如今,手中有了新佩剑,亮剑海天的底气更足!”“王海大队”王磊说。
“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一次,“王海大队”执行完驻训任务归建,目睹机场战机接续升空,“当面海空一定有情况!”无需动员,刚落地的飞行员立即拎着头盔由训转战。“那次的场面令人动容,就像当年飞赴抗美援朝战场参战一样。”时任大队教导员赵瑞回忆,当时应对任务持续时间长,一批批战机接替升空,没有编入战斗序列的飞行员总在询问“何时轮到我上”。
“王海大队”,人人战不旋踵。改装歼-20期间的一次危急任务,不少飞行员将工资卡交给教导员,“如果我回不来,请把工资卡交给我的家属。”当被问到还有什么担心时,他们都说,“没有什么担心的,就担心不让我上!”
英雄传人亦英雄。从近海到远洋,一次次执行重大任务,新时代的“王海大队”飞出一条条崭新的战斗航迹,近年在空军重大演习比武中12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夺得“金飞镖”。去年7月,大队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学习研究,胜战密码
时间总是不够用,这是“王海大队”飞行员的共同感受。采访时记者注意到,无论是正在改装的年轻新员,还是教员骨干,每天都在学习。
严毅恒刚加入“王海大队”时,对快节奏一时难以适应。除了体能训练时飞行员在营区里,平时他们不是在外场飞行训练,就是在大队学习室搞研究,深夜学习室也经常灯火通明。“要学的太多,要研究的太多,要复盘总结的太多,这些都是雷打不动必须做的。”无数条飞参数据,厚厚的作战资料,接踵而至的攻关课题,也让严毅恒倍感压力。
随着融入越来越深,了解队史越来越多,严毅恒渐渐明白,这是这支英雄部队一直传承的战斗姿态。抗美援朝战场上,“王海大队”并非只靠一腔热血硬撼强敌,而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打一仗就提高一次。“刚刚装备米格-15飞机时,大家都不熟悉,战术战法也不了解;为了战斗的胜利,大家学习完就上飞机,下了飞机就研究,晚上熄了灯,还有同志站在凳子上、利用走廊灯光学航理。”王海回忆录里这样写道。
当年油灯、汽灯的微光,映照通向胜利的金光大道。上战场“空中拼刺刀”,下飞机就捧起书本,学习研究是“王海大队”的重要胜战密码。
不刻苦学习研究,根本飞不了新战机。特别是作战体系构成复杂的歼-20,涉及众多学科领域,飞行员必须涉猎的比在大学里学的都要艰深。以往飞老机型,空战打得好、导弹打得准,“一招鲜”就能在单位立足,甚至成为“大拿”,现在真正的“大拿”是怎样的?胡新潜心研究总结技战术运用心得,形成了7本厚厚的“飞行宝典”,助力后续改装飞行员缩短成长周期;王磊结合多年实弹打靶经验,系统分析海量弹道数据,成功破解某型导弹作战运用难题……一摞摞学习成果,是日积月累的厚度,更是学战研战的深度。
不刻苦学习研究,很快就会落后。“王海大队”大队长告诉记者,未来的飞行员在空中既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更注重非技术能力的学习,从数据思维到体系思维,从战略素养到科技素养,飞行员的认知范围和知识储备快速更新迭代。大队飞行员普遍反映,现在备战打仗知识和本领的“保鲜期”非常短,每天都在盘算学习的时间如何用到关键处,办公桌前的台历上,很多日期写满了备注,被圈注的日期大多是某项任务的时间后墙。
“无论战争形态怎样演变,人对武器的学习掌握始终是制胜重要因素。”这是“王海大队”在战争准备中得来的深刻认知。
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李德兵夺得空军首届“金头盔”,改装歼-20后再夺“金头盔”,成为年龄最大得主;王磊苦学打赢本领,一次次向飞行极限发起挑战,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汤书杳深钻细研装备弹药,成为当时空军最年轻的“金飞镖”得主……这些学习标兵、比武尖兵,让严毅恒意识到一旦打通学习力与战斗力的链接之门,战斗本领就会实现跃升。
每周一次的“威龙讲坛”,大队飞行员轮流上台主讲。从态势感知到信息对抗,从空战对抗到协同作战,从技术运用到前沿探索,大家把最新学习成果拿出来交流碰撞,视野一次次打开,想法一个个生成,头脑风暴先后助力完成数十项军事任务,攻关形成10余项最新战术战法成果。去年底他们结合年度工作总结把“威龙讲坛”开成盘点反思会,围绕“演习任务有什么不足”“制胜未来如何加强学习研究”等话题,飞行员们畅所欲言,讲问题不留情面,挖原因集智攻坚。
大家清醒认识到,“在我们这支英雄的部队,骄傲自满是最大的敌人。”
干开拓创新事,挖最大战斗力
敢打必胜,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王海大队”营区主干道旁这12个遒劲大字,勾勒出该大队以“敢”为内核的战斗文化。“‘敢’字石象征着大队官兵做顶天立地人、干开拓创新事的价值追求。”该大队大队长说。
5次率先改装新机、开创某型机昼夜间空中加油先河、探索形成飞行训练大纲规范、率先创建新机人才储备基地、蹚出航空兵部队训练模式改革新路……“王海大队”始终诠释着“干开拓创新事”。
“在我们这支英雄的部队,必须时刻保持勇于拼搏进取的战斗姿态。”该大队教导员说,改装歼-20后,大队围绕“党为什么总是把最好的装备、最大的机遇给予‘王海大队’”,深入讨论交流“打仗为什么、换装干什么、打赢靠什么”。飞行员们讨论后一致认为,作为率先整建制换装歼-20飞机的空军作战部队,肩负先行探路重大责任,绝不能辜负信任重托。
站在歼-20前,“王海大队”马兄介绍,这次率先改装同以往截然不同。新战机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改装不仅无现成作战使用经验和系统教科书的参考,更颠覆的是要改变老思维。
一场运用智能化手段组织的指挥对抗推演验证,展示了用脑子打仗的重要性。对抗一开始就异常惨烈,双方陆续出现重大战损,总体兵力损失过半。对抗仅持续50分钟就被导演部叫停,当场的复盘反思会上,一个个问题被提出:用兵预案只准备了一套,根本不够用;作战态势关注局部多,缺少全局把握;局面复杂时,指挥班子反应有些滞后……这样的推演让飞行员意识到,作战意图把握、体系兵力协同、编组临机指挥等能力和飞行技术一样重要。
从单机思维到体系思维,从实兵对抗到人机交战,“王海大队”敢想敢尝试。记者看到,训练中该大队将空战模拟系统引入作战空域,虚实结合展开对抗。智能目标时而机动抢位,时而干扰掩护,时而变换战法。智能目标没有人的生理心理客观条件限制,逼着飞行员挖掘出自身和歼-20每一点潜能。在空中加油训练中,他们从摸索空中一次加油到实现多次加油,不断挑战生理心理极限,歼-20滞空作战时间被一次次突破……
新时代的“王海大队”,飞了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了过去没有到过的空域。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第一线,他们依然和70多年前一样,始终追求成为空天战场的制胜先锋。
记者 陈月飞 通讯员 迟玉光 丁文骏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