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亮点纷呈 数智赋能交通,应用前景可期

2023-10-20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为展示长三角智能交通发展成就,传播智能交通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去年9月,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联合长三角地区有关部门,组织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暨第一届“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10月16日至20日,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在苏州召开,《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参赛作品分析报告》同时发布。报告认为,获奖作品不仅是新技术的展示和示范,更是综合交通领域产业革命和服务革命的生动体现。

长三角地区在公路、水运和铁路领域建设数量大,覆盖面广,创新投入高,创新成果显著。

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介绍,本次大赛重点关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营管理各阶段及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应用,关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落地应用。参赛项目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路、水运和铁路深度融合,智能交通创新成果聚集。

“本次大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单位多数为企业,企业成为交通数字化、智能化的行动者和引领者。”大赛决赛评委、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说。

“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项目获得特等奖。该项目是国内码头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的典型案例,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和应用效果。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实现多个首创,开创超大型自动化码头全时域全场景智能作业一体化管控新模式,已经在国外海港成功应用。

“获奖项目突破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瓶颈,形成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融合的良好局面。”大赛决赛评委、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举例说,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云联网系统、江阴靖江长江隧道BIM协同智慧管理平台、城市轨道交通运能需求响应式数智系统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

“参赛项目多呈现出通过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强化科技赋能。”大赛执委会主任、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副理事长陆永泉介绍,项目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和装备数字化,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装备智能化升级,重点瞄准数字化管理和服务,项目多以提升服务品质、降本增效运营管理为核心目标,注重科技深度赋能应用,提升智能化发展水平。

“船视宝——航运大数据、大模型、大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该项目注重数字赋能,瞄准生产服务提升,不到3年时间创造8000多万元数字化产品收益。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船视宝已汇聚全球26万艘船舶的370亿条船位数据,覆盖6000多个港口、4.5万多个泊位,识别动态7000多万条。通过构建航运算法模型,项目依托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一系列面向船舶、港口、航线的分析、预测和预警模型,为整个航运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新基建”。

“工程咨询企业数智化技术与服务平台”项目被评委频频点赞。

“这是一个勘察设计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尝试。”该项目负责人说,项目突破云计算领域系列核心技术,建成行业首个设计云,实现工作环境和工作装备全面升级,基于知识库和AI技术,开发了系列智能化辅助设计工具,实现设计成果从二维向三维升级,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底座。“通过数字化转型,基于AI的系列智能辅助设计工具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质量通病,根据实测,外业工作周期可缩短50%,内业效率可整体提升30%,质量通病发生率降低超过80%。”

华设设计集团董事长、大赛秘书长杨卫东介绍,大赛部分获奖项目已通过试点示范、规模应用产生经济效益,主要包含直接节约的运营成本、养护成本等原有费用和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的成果转化合同额带来的收益。

“干散货码头绿色智慧全要素管理和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系统”由张家港港业务主管部门和成员组织实施,由干散货码头装卸船、流程输运等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现场无人化运营、全要素智能化管控组成。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全要素管理和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系统全面投入运行后,经济指标较为突出,同时兼具社会效益,作业模式由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的智能监管,每年合计节约人力、能耗和维护成本1100万元。

记者 梅剑飞 许愿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