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5000年中华文明创造了璀璨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横跨400年的两汉文化,是强汉盛唐的重要组成,是中国历史上熠熠闪光的文化符号。
点燃文化之光,共赴徐州之约。今日,第二届汉文化论坛开幕在即,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如约而至。
围绕“两汉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主题,八方贤达相聚汉文化发祥地徐州,碰撞思想火花,为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力量。
文明探源,匠心守望
回眸历史,思接千载,徐州是一部古老的书,翻开它,能读到楚韵汉风的厚重文化。
徐州为华夏九州之一,是彭祖故国、项羽故都、刘邦故里。汉高祖刘邦由此走出,开疆拓土,建立了大汉王朝。回望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两汉时期的徐州,浓墨重彩,举足轻重。
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建都。刘邦立汉,封其弟刘交为楚王。徐州作为楚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先后有20余位诸侯王分封于此,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溯文明之渊薮,拾百代之遗阙,考古工作联结过去和未来。数十年来,徐州考古人风餐露宿,与时间赛跑,探源地域文明,培厚文化家底,累累考古硕果,皆是徐州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城市生命、塑造城市文化的财富宝藏。
徐州发现的汉楚王墓群再现了汉代楚国鼎盛时期的历史面貌,汉代三绝“汉墓、汉俑、汉画像石”的多项考古成果,填补汉代考古的空白,让“两汉文化看徐州”备受瞩目。
汉代的徐州,人文荟萃。楚元王刘交以好文尚儒著称。刘交后裔刘向、刘歆父子将汉相萧何保护下的前朝史籍校订整理,奠定了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基础,在江苏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徐州印迹。
徐州的两汉文化遗产,不仅是徐州历史文化的代表,也构成了江苏历史文化的绚丽华章,成为江苏北部汉文化杰出代表,与江苏南部的吴文化共同成为江苏历史文化“吴韵汉风”的一种符号。
依托丰厚的汉代文化资源,一座座汉文化景观在徐州拔地而起,一部部汉代经典重放光芒,让时间中留下的这些瑰宝,被保护,被研究,被应用。
第二届汉文化论坛通过深入研究两汉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发出徐州声音,对加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文化引领、推动江苏文化建设、促进中华文化复兴,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化拓展中华文明理论研究,贡献徐州智慧。
文脉绵延,熠熠重光
山水相依,古今交融,徐州是一幅秀美的画。徜徉其间,既有北方的雄浑,也有江南的秀美。
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徐州,有着与众不同的城市特质。强盛的大汉文化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千年文脉在徐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造就了这里“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人文特质。
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打造“吴韵汉风”文化名片的统一部署,着重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实施“舞动汉风”工程,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汉风华章”,为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展现更强徐州担当。
开辟于大汉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桥梁。徐州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发展城市文化景观,让古老城市迸发生机与活力——
以贯穿主城区南北历史文化轴为主线,布局建设黄楼公园、城隍庙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系统化梳理挖掘历史记忆、古城符号和文化元素,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聚力打造展示古城新貌的“城市会客厅”。
抓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推进窑湾核心展示园、荆山桥邑文化生态公园等工程,突出历史文化元素和山水空间特质,加快建设传承弘扬徐州运河文化的集中展示带,赋彩“一城青山半城湖”。
将文明探源与文脉赓续有机结合,策划编纂《徐州通史》《汉学大系》等重点书籍,让徐州文明的起源演进和文脉的赓续发展更富科学信度和历史厚度。
传承优秀文化,促进文明互鉴。近年来,徐州两汉遗珍多次漂洋过海“出访”欧美,化身中华文明的使者,在文物巡展中促进文明互鉴,把徐州讲给世界听。
树立世界眼光、坚持高点定位,2020年,徐州高规格成功举办首届汉文化论坛,推动汉文化论坛上升为与江南文脉论坛南北呼应的省级文化盛会,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发出徐州声音,贡献徐州力量。
承古拓今,弦歌浩荡
扬帆起航,意气风发,徐州是一艘远航的船,乘上它,乘风破浪,放飞梦想。
徐州秉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担当,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创作根植徐州本土、彰显城市精神的文艺作品,全力保障汉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千年“大风歌”唱出嘹亮的时代新旋律。
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了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徐州深入实施“舞动汉风”工程,打响“快哉徐州”文旅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多文旅产业投资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多彩两汉,品味徐州”。与第二届汉文化论坛同期启动的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世人展示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魅力和汉文化风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旅游的灵魂。北宋文豪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挥毫写下“贤者之乐,快哉此风”。《彭城风华》云龙湖水上表演项目以苏轼在徐州为故事主线,火爆出圈。
一幕幕古与今的交融,经过文化溯源、内容深耕和创意创新,让大汉气象穿越千年,烁古耀今。
汉文化与新潮时尚碰撞而出的“国潮汉风”,推动了汉服、汉舞、汉乐、汉方、汉宴的产业发展。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信长星明确指出,徐州要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有更大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的进程中,徐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发展目标,其中一个中心就是建设区域教育文化中心。
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和集萃地,徐州正在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互动并进,推动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为汉文化传承发展、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构建互学互鉴、互研互享机制,第二届汉文化论坛兼具高端性、学术性、特色性、群众性。东道主徐州拥彗迎门,满心期待这场思想的盛典、文旅的盛宴、群众的盛会为徐州未来开拓发展新路径。
记者 张瑾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