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中国江苏网9月14日徐州讯 “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中,我们的人大代表始终在环境最差、最难整治的地方,访群众,寻方法,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站在群众角度攻克难题。”睢宁县人大代表、李集镇人大主席鲍中强介绍,代表“沉”下去,乡村“靓”起来,如今人居环境大变样,村民也对人大代表的工作十分认可。
民意为先 “帮扶村”找到了“金钥匙”
“只要你时时处处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前头,干啥事你都能顶得住。”李集镇人大代表王共猛的一番话,道出了柳圩村的“巨变密码”。王共猛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代表发现”等方式换位思考,集众智。问民需,将原有的整治方案改成了集“菜园、花园、游园”为一体的新型农村“乐园”,村庄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天天能吃上新鲜菜,既美化了环境,又不影响群众收入,闲暇时还能在家门口的游园里健身娱乐,百姓们个个拍手叫好。找准了乡村致富的“金钥匙”,村里的各项工作也顺了起来。近年来,李集镇柳圩村先后铺设高标准水泥路8000多米、雨污分流下水道近万米,实现道路“户户通”、路灯全覆盖,成为该镇第一个“全域美丽示范村”。
群策群力 “面子活”变成了“大家事”
“干什么事儿只有知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才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和认同。”这是李集镇人大代表周欣的感言。周欣是李集镇李潘圩村党总支副书记,在环境整治过程中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环境改善”这样好的事儿,百姓们也不理解。经过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原来大家以为:李潘圩村距离镇区十多公里,外出打工、创业人员较多,许多地方成了“空心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回家,留守的老人们认为环境整治干的是“面子活”,“花钱打水漂”,白耽误工夫。知道了问题症结,周欣一方面邀请村里的第一书记、江苏省卫生监督所四级主任科员金益行为村民普及卫生知识,让大家知晓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一方面组织村里的群众代表开起“群英会”,征得百姓们的支持与认可,一些空置地被拿出建起了公厕和游园,沿路居民主动按照村里的统一模式建起了花园“围墙”,每周三成了村民公认的“村庄清洁日”。
协商民主“麻烦窝”建起了“大舞台”
“百姓的事商议着办,既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又能让更多的村民获利。”李集镇人大代表赵统良深有感触地说。轴山社区大赵庄内主干道南侧有一片空地,30多年前,路北村民在房前建起旱厕,路南的居民则认为那是自家屋后,也纷纷栽植树木、放置杂物,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在环境整治中,负责社区民事调解工作的赵统良接下了此处“征地”任务,经过多方调研,赵统良将庄内四个组的居民叫到一起,开起了协商民主会议,同时邀请国土、司法等部门参与,国土部门当场出示证据,认定该处为集体所有,司法部门则从法律的角度以案说法。在强大的民意与法律面前,几户居民限期清除了杂物,赵统良趁热打铁,建起集“游园、公厕、百姓大舞台”为一体的居民乐园,曾经的“麻烦窝”变成了“健身房”,居民们每天清晨和晚上都会聚在一起跳广场舞,欢乐而又和谐。
“我们还结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巡河督查,让李集的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清洁、群众更满意。”鲍中强介绍说。(谭晓立 魏青)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