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5月10日与11日晚,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会演剧目、江苏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话剧《新华方面军》将在江苏紫金大剧院亮相。一张报纸背后有着怎样刻骨铭心的故事?记者采访本剧主创人员,记录他们参与该剧创作的独特感悟。
“报社编辑”:
追逐真相的执着让人钦佩
“我希望让更多观众知道‘报人’这一群体。”时隔一年多再次扮演《新华日报》编辑室主任秦一江,江苏省话剧院青年演员隋剑超内心仍感澎湃。
隋剑超出生于1986年,2009年毕业后进入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工作。14年来,他参演数十部话剧,体验过村干部、办公室职员等多种人生。参演话剧《新华方面军》,隋剑超第一次接触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他清楚记得剧组多次到新华日报社参观、体验的场景。在新华日报报史馆,一台老旧油墨印刷机让他印象深刻:“这台机器被1∶1复刻到舞台上,我们用它‘印’报纸。当时参观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这台机器该怎么操作,特别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它是怎么印出报纸的。”
一步步解惑的过程,也是他真正理解这个职业的过程。“参演这部戏让我很有收获,剧中很多台词都很令我感动。抗战时期,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报人敢于报道真相的执着和勇气让人钦佩。”
一年多的沉淀,让隋剑超与《新华方面军》碰撞出新的火花。重新打磨的新剧本,在人物关系的设定、情感关系的编织,以及话剧的节奏和细节等方面作了更好的调整和升华。“我一直在根据新剧本调整我的表演状态,希望更多人真的感受到报人身上的那种力量。”隋剑超认为,笔尖上的“战争”,某种程度上比真实的战争更为猛烈,“那是一种文字上、思想上的较量,当时的新华报人跟每个普通人一样,他们并非天生就是英雄,却在屡经扑打后巍然屹立,这正是理想和信仰的力量。”
“战地记者”:
一支笔的力量令人震撼
在排练场一遍遍地走位、对词,饰演战地记者杨子斋的于明泽手中常常拿支钢笔。在后台,他也不时拿出这支钢笔,若有所思。
“这是我在剧中的道具,也是这个人物的底气。”于明泽说,作为战地记者,这支钢笔是杨子斋的“武器”。在陈庄,杨子斋记录下肉搏战中的刺刀闪闪;在繁昌,他跟着队伍冲锋七次……发回众多报道之后,他产生弃笔从戎、投身战场的念头,最终在矛盾中逐渐明白记者手中这支笔的真正力量。
“重排这部戏,我也有了成长。”琢磨剧中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句台词,于明泽发现,在新剧本的字里行间和一遍遍“坐排”中,他对角色有了新认识,并将其投射到表演之中。“在我看来,剧中包括小报童在内的每一位新闻人都很‘高光’。在乱世中,每个有信仰的人都以极平凡极渺小的生命,绽放出令人动容的光华。”
“校对员”:
体验报人的热血与奔赴
“做好校对工作,不光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还要涉猎各行各业的知识。”90后演员熊伟姣在剧中饰演报社校对组工作人员梅容。在排练过程中,她不时想起那段在《守岛英雄》中饰演王仕花的经历。在《新华方面军》中,梅容一直追随着杨子斋,他们之间有一条感情线。熊伟姣认为,这种“追随”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小爱,也是报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这点和《守岛英雄》是共通的。
“每一次排练带给我的感受都不一样。希望走进剧场看《新华方面军》的观众能够了解那个年代新华报人的勇气、智慧和担当,体会他们的热血与奔赴。”熊伟姣说。
执行导演:
让爱国“初心”走进观众内心
这段时间,执行导演王政一直忙着在剧场“抠”细节。在上轮演出结束后,剧组根据现场专家和观众的反馈,对话剧时长、人物对白作精细调整,“演职人员根据新剧本进行二度创作,相信这一次的演出会更加饱满。”
《新华方面军》以1938年至1947年《新华日报》的诞生成长为背景,将真实和虚构的角色交织呈现,通过“新升隆”号遇袭、《新华日报》移渝出版、“抢米事件”、“皖南事变”、《屈原》公演、《新华日报》撤离等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展现抗战时期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为了把《新华日报》的消息传递出去,新华报人付出很多努力、作出很多牺牲,这是这份报纸的精神信仰和理念,他们的故事是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王政说。
今年初,省话剧院把抗战时期“动物西迁”的故事《西迁》搬上舞台。在王政看来,《新华方面军》和《西迁》有异曲同工之处。
“《西迁》中,饲养员、兽医、军人、中大学生、文学教授等为了保留几百只动物踏上漫漫征途,向世人昭示亿万华夏儿女无惧困难的果敢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而在《新华方面军》中,为了保存‘火种’、保证报纸正常发刊,新华报人也一直在辗转、腾挪,历经艰辛,作出很多牺牲。两部剧的精神内核都是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希望借助戏剧的力量,让这种‘初心’走进更多观众的内心。”
记者 陈洁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