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家底子”有多厚?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出炉了

2022-12-21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土地总面积1176493.97公顷,耕地576671.75公顷、林地68116.51公顷、湿地11258.1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7215.67公顷……你知道我们徐州的“家底子”有多厚吗?

记者从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徐州历时三年、1000余人参与完成的第三次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上个月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形成115万个图斑的“三调”成果和汇总数据。因工作成效显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被国务院发文表彰为先进集体。调查中创新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和无人机举证等技术,共获得全国和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类十余个奖项。

“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着力拓展生态空间、产业发展空间、耕地资源空间”,12月8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对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强市提出了明确要求。而空间规划的重要数据支撑,正是来源于国土调查。

求真 守住调查“生命线”

跟人口普查一样,我国每10年要进行一次国土调查。徐州市“三调”工作于2018年3月启动。

真实是数据的生命。“三调”的总要求是“宁要数据真实性,不要虚假的前后一致性”。

为了“真实”二字,调查人员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制作底图,先在电脑上识别,对耕地、林地、园地、工矿仓储、商服、住宅用地等一一进行内业判读,逐个图斑检查,逐项数据核对,然后再到现场进一步做外业举证核查。

外业举证工作更为辛苦。不管是冰天雪地还是严寒酷暑,外业工作人员都要跋山涉水、走村入巷、深入到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大地,坚持“走到、看到、问到、拍到”,前后共完成了33.45万个斑的200多万张照片的拍照举证。

“有的废弃厂区、养殖场大门进不去,我们就爬到墙头上、大树上去拍。有的同事曾经被村里的狗追了好几里地。”铜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确权登记科科长李雪梅已经53岁了,还经常跟着年轻同事一起去跑外业。遇到一两米高的墙头,她毫不犹豫就往上爬。

很多地方的拍照举证都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任务的,经常要按要求补充不同角度的照片。而且有的土地使用性质因季节不同还会发生变化,“桑蚕之乡”棠张镇1万多亩土地实行桑树与庄稼轮耕,调查人员春天和秋天都要实地拍照取证。

因苏南苏北地形地貌、生长作物差异较大,调查人员向省厅汇报时,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据。比如苏南的耕地基本上都是水田,但我们徐州西部则以旱地为主,就要举证旱地不具备灌溉条件。“为了证明银杏地是园地不是林地,邳州市三调办带了好多银杏产品过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查监测处主任唐仰军说,区别园地和林地,标准就是前者以采集果、叶为主,后者以生长乔木、灌木、竹类等为主。

为保证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市级复查队伍和各地监理单位要对各县(市、区)提交的“三调”成果进行检查核查,共内业检查图斑220余万个,外业核查图斑25万个,整改成果复查了七八轮。最后还要由调查人员、市三调办、省自然资源厅等7家单位实行“七方对接”,牢牢把控调查成果的真实性。

2019年和2020年,徐州市三调办两次在南京集中攻坚了8个多月,100余名工作人员驻守南京。有人两次推迟婚期,有人挺着大肚子仍坚持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33名党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最终打赢了这场攻坚战。

创新 摸清徐州“家底子”

与“一调”和“二调”相比, “三调”明显增加了科技含量。

“我们广泛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在全国率先使用无人机调查举证技术,而且研发了举证软件和数据库建库软件。”调查监测处的楚亮介绍,新技术的应用在调查工作中得到突破,一个山头爬上去拍照要花个把小时,借助无人机十来分钟就能解决。举证软件配合无人机使用,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 “三调”中,徐州主动加入了几个“自选动作”。

《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中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申报自然资源调查试点,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该研究成果获得全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和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三个大奖。

“对于批而未供、供而未用、补而未征土地和采煤塌陷地的调查,我们征求相关处室意见,增加到‘三调’工作中。同时细化调查环节,将可以合并的地类分项调查,便于地方政府进行精细化管理。”调查监测处原副处长董士玲说。

“三调”完成后,最终建立起了一个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国土调查数据库,于今年年初公示。徐州“家底子”一览无余:土地总面积1176493.97公顷,其中农用地813172.49公顷(含水库水面4908.29公顷),建设用地270337.09公顷,未利用地92984.39公顷……

与“二调”相比,数据变化见证了徐州发展。

“二调”至“三调”期间,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加,仅与2018年相比,就增加了20961.09公顷。

全市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共37215.67公顷,“二调”以来,铁路用地面积增加了1156.37公顷,主要增加的铁路线有徐宿淮盐铁路、徐连铁路;公路用地面积增加了3020.35公顷,主要增加的公路线有003省道、新扬高速、徐沛快速路等;机场用地面积增加了64.15公顷;港口码头用地面积增加了354.36公顷。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得到进一步巩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拓展 促进高质量发展

“三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存量土地再开发、实现“强富美高”新徐州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掌握了行业用地情况,重点分析了火电、煤炭、玻璃、钢铁等重点去产能行业的用地情况,为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确定土地供应结构和时序,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查清了全市322万亩城镇、工矿、农村及开发区内部建设用地和10.78万亩批准未建设用地状况,为全面评价土地利用潜力,开展土地存量挖潜,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现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详细调查了全市耕地、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等各类自然资源的数量、范围和利用状况,摸清了9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和42万亩采煤塌陷地内自然资源基本情况,为推进徐州市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一确权登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调”成果应用效能不断拓展,并与发改、交通、民政、水利、农业等部门相关数据进行融合,形成了全方位反映城市特征的数据集,对提高“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发挥了关键作用,徐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已于今年10月14日顺利启用。

“‘三调’成果满足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工作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需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调研员蒋怡然分析。针对目前耕地保护形势较为严峻,他建议采取耕地保护利益调节机制、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发掘未利用地和采煤塌陷地资源潜力等方式,加强耕地保护。

记者 吴云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