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阳太极到梵高笔触,再谈大愚《十方空间》的中西融合

2021-08-09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一幅绘画作品的丰富可以从内在思想、外在内容以及笔法、技法、用色的丰富等多个角度加以考察,整体的丰富建立在局部丰富的基础之上,在欣赏大愚的《十方空间》时,我们总能于不经意间在丰富之中又见丰富。

  金石线条

  梵高笔触

  如在《十方空间》的右下方,可以看到一个写意的阴阳太极图案,虽然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太极图成形于北宋,但它确是根源于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哲学文化,从《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到《道德经》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素,太极图便是这一思想的形象表达,并由此成为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东方文化符号。

  阴阳太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水墨画同样根基于阴阳太极思想,在太极图中的黑白两色代表着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而水墨画中的虚实疏密,线条的轻重曲直,墨色的干湿浓淡都可以看作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对立统一关系,故黄宾虹在《画法简言》里的说太极图是书画秘诀。

  黄宾虹《画法简言》

  “画之分明难,融洽更难。融洽中仍是分明,则难之又难。大名家全是此处见本自。”大愚以太极笔法画太极,有意将太极图处理的似而不似,将形而上的阴阳之道与天地、自然、山水浑融为一体,“太极”之中有山、有水、有树、有渚,左边是传统的东方写意画法,金石线条古拙苍润,右边则明显借鉴了西方画法,笔触积细密而致浑厚,于笔触之中渗入作者的主观情感更是典型的梵高风格,然而即使在如此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笔墨、线条、色彩之中,仍到处可见大愚有意留下的一个个“气眼”,从而使得画面通透灵动,厚重而不板滞。

  大愚《十方空间》

  让金石线条徜徉于西方色彩,《十方空间》与中西融合书法中的“不失赤子之心”,《十方空间》的弘一体对联

  书法最终是技法和文化的结合,甚至可以说从技法之中归纳出的书法秘诀仍归属于文化的范畴,如果在一种书法中找不到太多文化的内涵,那么不必怀疑,它肯定算不上上品书法。另一方面,虽然技法属于形而下,文化属于形而上,但在书法中,技法又是文化的基础和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技法作基础,文化也只能是空谈,所以二者不可偏废,有从技法升华到文化者,也有从文化领悟出技法者。

  上面是大愚为《十方空间》所题的对联——“多维空间归去为来,十方世界本自虚空。”这是对画面主题的总结和提炼,反映着大愚对于世界本质、宇宙真相多维度的艺术哲思,今且抛开字面意思,仅从书法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其一二。

  中国书画讲究“熟后生”,毕加索也曾说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但毫无疑问孩子们的画很难达到毕加索的高度,因为小孩子画中的童稚天真是种无意识的表达,当曾经的孩童历尽千帆,一身沧桑后,仍能不失赤子之心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而此时在其书画作品中所散发出的稚拙天趣才更能打动人、震撼人。孩子们的画能够打动人是因为成人从中读到了自己的童年,“熟后生”的作品于纯熟的技法之外又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悟和经历,从而能够使欣赏者产生更深更高层次的精神共鸣。

  弘一书法

  弘一的书法中体现出的便是这种有意识的返璞归真,是敛却锋芒心,褪尽烟火气,于绚烂之后的归于平淡,所以弘一体不仅仅是一种书法,更是一种修行,一种境界。而大愚的这副对联,我们从中既能看到弘一体的平淡恬静、稚朴自然,又可看到古拙斑驳、浑厚苍润的金石气息,可以说将弘一体与金石味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十方空间》对联

  同时,大愚又将绘画中的“似与不似之间”运用到了书法之中,对联乍看有明显弘一体的特征,仔细品位其中却有大愚自己的心得感悟和独特风格,从字形看,简洁加入了老到浑融,从线条看,圆润加入了飞白苍茫,不变的则是笔笔中锋,藏头护尾,一波三折的笔法精髓,以及古拙脱俗,自然宁静的笔意,故能得“似与不似之间”的奇趣。

  大愚,号虚空,中国传统笔法、星云图创始人。其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是致力于探索与书画有关的笔墨学者,喜明代徐渭之风,研究黄宾虹“五笔七墨”独特画风,探索传统笔墨与宇宙星云的碰撞、开创星云图新领域;其代表作有:18米惊世长卷《新富春山居图》、12平方米巨幅《万壑奇峰图》、传统笔墨《拟黄山汤口》《秋鸿》,创新星云图系列《十方空间》《创世之柱》《迷踪》等。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