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李大伯家住绍兴,之前因为心脏病做过开胸手术,最近又查出胃癌,不得不再次开刀手术。
此次手术难度较大,在胃癌切除手术台上又突发心绞痛,险象环生……所幸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等多学科团队齐心合力下,终转危为安。
近日,老人及家属来到该院的胃肠胰外科病房,给医生和护士团队送上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老人心脏大手术后又查出胃癌
“大便发黑有好多天了,但父亲一直以为是药物所致并不在意,现在又浑身乏力。”耐心劝说后,李大伯终于让家人陪着来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挂急诊。
李大伯是地道绍兴人,平时喜食霉腌菜、腌制等食品。医生了解到,大伯曾因冠心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长期吃着活血抗凝类药物。资料显示,长期吃这类药,有的患者大便确实会出现颜色改变。尽管如此,联系到患者黑便及生活饮食习惯等情况,还是引起医生高度警觉。
急诊检查发现患者中度贫血,大便隐血也证实其胃肠道确实存在慢性失血。“便色发黑,尤其老年人,胃肠道出血要警惕肿瘤的可能。”该院消化内科阮洪军主任医师很快为大伯安排了胃肠镜筛查。果不其然,他胃里有一个大小2×1.5公分的溃疡,最终病理明确是胃腺癌。经检查和评估,大伯还有手术机会,遂转到了胃肠胰外科。
对此,大伯子女既欣慰又忧虑重重:人心脏搭桥手术后,常年在家休养,近段时间甚至连下地走路力气都没有,“手术,怕老人虚弱的身体难以承受;不手术,肿瘤会进展甚至有转移的风险,且肿瘤一直出血无法用活血药,则加重心脏风险。
“我不怕,搏一搏,最多下不了手术台!”相比于家人左右为难,李大伯则勇气十足,考虑再三,最终家人决定依从老人的意愿。
多学科齐心合力帮助老人渡过难关
患者与家属意见统一后,医生团队立即行动起来。考虑到大伯这样很复杂的情况,胃肠胰外科金善恩主任医师联系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及手术准备。按照制定的手术方案,医生完善冠脉CTA显示桥动脉通畅;停用抗凝药后大伯黑便有所缓解……并做好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准备。
充分准备后,大伯被送入手术室,最担心的危险还是发生了:患者刚躺上手术台,准备麻醉诱导,却突发胸痛气促,“感到胸口一阵剧烈的压迫感,仿佛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胸前,伴随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窒息感,我试图抬手示意医护人员,但手臂却感到无力……”李大伯回忆当时的难受,仍心有余悸。
此时,心电监护仪上的波形开始出现异常,心率加快,ST段明显抬高,提示心肌缺血,医护人员立即意识到这是心绞痛的典型症状。麻醉医师判断其因贫血、紧张情绪诱发心绞痛发作,手术不能进行下去了。
医生临危不乱,当机立断给与吸氧、扩张血管等一系列紧急治疗措施后,大伯情况逐渐稳定被送回病房。
胃癌手术仍需做。接下来,根据预案,医生完善心肌酶指标提示没有明显心肌损伤,心脏冠脉造影进一步明确患者动脉通畅,专家们稍稍松了口气。
几天后,大伯再次被送进手术室。在麻醉科医生团队和手术室护理团队保驾护航下,胃肠胰外科王元宇主任医师、金善恩主任医师等耗时2个多小时,成功为大伯实施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心绞痛危害主要来自导致心绞痛的病理基础,即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患者患有冠心病),斑块在稳定时表现为心绞痛,但当斑块不稳定,发生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可堵塞冠状动脉,便可引起心肌梗死。在此基础上甚至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金善恩主任表示,好在医护团队沉着冷静,齐心合力,终于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