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超500%,一批核心指标增速超江阴平均水平
祝塘:“一场大考”背后的逆袭之路
“创成发达镇,再上新台阶!”最近,随着一批年度核心指标数据新鲜出炉,江阴祝塘镇达到江苏省经济发达镇创建的各项规则要求。“江南外贸第一镇”“中国针织服装名镇”,祝塘曾经有着诸多美名,但想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新跨越,祝塘还需借势而为、赢得主动。2021年,祝塘镇入围江苏省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一场大考”正式在这个锡澄虞几何中心拉开序幕。
这场“大考”背后,祝塘是如何逆袭的?3年多时间,全镇上下合成一股力、拧成一股绳,推动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产值等核心指标增速均超江阴全市平均,圆满达到发达镇创建的各项规则要求。“顺利通过这场大考,不仅在祝塘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也将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镇高质量发展开辟极为有利的机遇平台。”祝塘镇党委书记何志强说。
从一件衣服看到产业转型新变化
历经“大考”,祝塘产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从一件衣服上就能找到答案。在贝德服装集团的生产车间内,一件衣服从衣片上架到成衣、整烫、自动吸线、检验、包装,全流程都实现了智能化。同样的场景在圣澜服饰内得到“复制”:一件校服在这里从研发、生产到交付,全流程均实现了可视化。“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向平台迁移,实现校服产业‘5G+工业互联网’新模式。”企业负责人介绍。
坚持“创新为王”是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关键。“这小小一张床单,与普通的医用白床单可不同,它1平方米的重量只有60克,却能承受500公斤重的病患,还兼具透气、防湿等功能。”从卖医用白床单起步,汉思雅纺织2012年就开启转型之路,相继推出医用充气床单、悬浮床单等新产品,产品100%出口到欧美国家,企业总经理包洪炳感慨:“正是这一路技术革新,才能保持每年10%—20%的增幅。”
创新浪潮奔涌背后是有力的惠企政策和精准的服务支持。去年,祝塘镇助力企业发展所需在科技创新、智改数转等方面的奖励,较前一年同比增长了30%以上,占全镇兑现奖励资金的70%以上。在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引领带动下,循环再生纤维、精密制造和高端机械零部件、新型医疗器械等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蓄势待发。目前,全镇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4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92家。
从一个项目眺望未来发展新航向
曾经的祝塘,除了寥寥几家机械厂,几乎都是纺织服装厂,而今,祝塘工业已经是“百花齐放”,尤其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迅猛。在去年新投用的必克液压新项目内,358(台)套新设备正在全速运转,形成了年产30000套精密液压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作为国内液压元件及零部件制造领域领先企业,必克液压曾多次配合国家完成重大项目攻关,以极强的技术竞争力为祝塘工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把推动项目建设落地投产作为全镇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祝塘镇特别制定了《祝塘镇提升招商质效“5515行动”实施方案》,以“项目+标准厂房”为目标进行招引。除了上海、南京、苏州、南通等周边城市,祝塘镇还将招商“触角”延伸至长沙、深圳等地,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去年经洽会期间,20个层次高、总量大、前景好的项目成功签约,成为祝塘经济新的增长点、爆发点。
“新项目推进过程中,正好碰上了消防验收新规出台,祝塘政府部门积极对上争取,把其作为试点项目推进,在不遗漏任何步骤的情况下,流程缩短了一个月,还成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示范点。”包洪炳说,新项目顺利投产增强了企业应对市场的信心。见微知著,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强镇发展增添了底气。过去一年,祝塘的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11.4%。
从一座村庄窥见强镇发展新活力
经济发达镇凭产业实力说话,更要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感觉“小镇生活比城里好!”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近日,祝塘镇茂龙村村民陶丽芳搬进了新翻建的新式小别墅,220平方米的崭新别墅内布置得温馨雅致,空间宽敞、客厅大气……陶丽芳是该村首批参与农房翻建的16户村民之一,“原来的房屋是20世纪80年代的自建房,房龄长、设施老旧,现在环境大大改善,一家老小都搬了进来!”
强镇的“高颜值”靠一个个村庄用“好形象”拼出。为了刷新“颜值”,祝塘镇以景阳村高家基、五福村荡南、茂龙村黄家基为先行试点,串珠成链、集群成势,持续推动农房翻建工作。目前,景阳村高家基50户农房已完成结构封顶,村庄前部区域雏形可见;五福村荡南首批34套别墅正加快建设中,并已完成抽签分房。同时,该镇已启动下一轮农房翻建试点培育工作,全力以赴建设美丽乡村。
还有一批乡村凭借接地气、聚人气的“村字头”IP成功“出圈”,点亮强镇百姓的美好乡村生活。在“村咖”首店喜又的带动下,一批创业青年涌入石堰村,或开出稻田边的首家烤肉店,或打造乡村版“日餐夜酒”……石堰村也因势而为,以“稻香古渡·喜芋石堰”为主题,实施河道整治、村道改善和空间重塑等工程,彻底改变了20余年脏乱差的村貌,昔日“小桥流水、枕水而栖、绿荫花影”的农村风貌得以重现。(本报记者 唐芸芸)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