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报全媒体讯 记者昨天从市卫健委获悉,12辆全新的医疗救护车已启动采购流程,将于国庆后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常州救护车的数量、质量和老百姓的需求匹配度将达到新高。
市医疗急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救护车出车次数高达28829次,长途转运为360次。
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负责人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步显露。“疫情期间,除了满足基本的急救任务,市医疗急救中心还承担确诊、疑似患者和隔离人员的转运工作,以及重点场所的保障任务,救护车的现有配备和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一问题也是市卫健委一直努力解决的“痛点”。今年上半年,市卫健委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并多次联合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商讨解决方案。
79岁的常州热心市民朱明法也一直关注这一问题。“去年10月4日,陪亲家公喊了一次救护车,发现车况很不佳,我就开始关注起救护车的问题。”随后他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情况调研。这份《关于加快更新医疗救护车的建议》,得到了收信人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的回复。
在信寄出7天后,南京和扬州陆续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提升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成为全省应对疫情处置工作的一件大事。8月3日,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对病例转运能力提出详细要求:“各设区市以地级市为单位,按照每3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根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类型,其中40%为负压救护车。”
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岳健表示,目前,常州市城区(不含武进区、金坛区、溧阳市)共有救护车45辆(含指挥车),其中负压救护车3辆。按照通知的要求,常州市城区约250多万人,需配备救护车83辆,其中负压急救车33辆,整体缺口比较大。
在省里发布通知后,常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就“紧急采购救护车和建设洗消中心”做出请示,第二天就得到了市领导批示。目前,第一批12辆负压救护车已进入采购流程,同时建设救护车洗消中心。
9月15日,得知这一好消息后,朱明法定制了一面锦旗送到市卫健委。他说:“在市委书记陈金虎的关注下,我提出救护车的建议在短短两个月间落地有声,证明我们市政府各个部门满怀热情为民众办实事,跟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就是初心。”
(赵霅煜 王燕)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