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财政收入连续5个月正增长
同时,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
常报全媒体讯 记者从昨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10月底,我市财政收入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税收收入增幅和税收占比均位列全省前列。
为应对全球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等因素影响,我市连续出台稳经济、保就业、促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财政收入增幅在6月份浮出水面,到10月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
1-10月,全市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3.7亿元,同比增收26.62亿元,增长5.3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税收收入增幅和税收占比均位列全省前列。
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569.9亿元,增支41.69亿元,同比增长7.9%,整体支出进度位于全省前列。其中全市民生领域支出达432.49亿元,同比增长6.3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约76%,重点投向民生实事、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在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前提下,我市进一步硬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要求政府机关坚持厉行节约,严控行政运行成本,严格预算管理,努力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
1-10月,我市共争取中央直达资金23.21亿元,其中抗疫特别国债15.19亿元。分配进度达100%,执行进度75.3%。围绕确定的扶持领域,我市聚焦支持减税降费、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点,严格执行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两直”资金真正惠企利民。
1-10月,我市累计兑现“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各项政策规模达204.24亿元,通过“保”“促”并举的方式,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我市精准支持“三大主体”对冲疫情影响稳就业。疫情以来,我市兑现各类稳岗就业政策资金5亿元,富民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升至500万元,累计为1824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7亿元,发放开业补贴、优秀创业项目孵化补贴等创业扶持资金共1009万元。
另一方面,我市积极纾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之困,提振信心。按照“常州助企20条”等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国有融资平台累计为117家企业提供转贷支持超30亿元,减免利息约137万元;“文旅专项贷”预计贴息305万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为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减免3个月租金近2亿元;为79家参保“复工保”的工业星级企业补贴保费220余万元。
此外,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专项资金管理改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通过强化“预算+绩效”双轮驱动,着力推动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黄洁璐 财宣)
来源:常州日报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