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刘敏)痒痒痒,肿肿肿,咳咳咳……是的,你又过敏了!食物、灰尘、花粉等,过敏原千千万,总有一款可能缠上你。更可怕的是,“过敏一族”越来越壮大,过敏大作战愈发激烈,近20年患病率日益增加,预计2050年全球将有一半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新江苏邀请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董正邦副主任医师对此解读。
过敏到底是什么?
董正邦副主任医师介绍,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超敏反应,是人类相当常见的现象。通常而言,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有害的环境物质、植物化学成分、刺激物、空气微粒等产生的保护反应,通过打喷嚏、咳嗽、瘙痒、呕吐和腹泻等都把机体不想要的东西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排出体外。但有时候,这些防御会变得极端,即使接触到极少量的过敏原,人体也会出现反应,最终导致病理性的过敏症状,称之为过敏性疾病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难缠的原因还在于它的“辐射”范围广。它是一种全身疾病,可发生在全身的任何部位,但以鼻部、皮肤、眼部、气管支气管、神经系统、胃肠道多见。医学术语“过敏三联症”就是指包含了湿疹、哮喘、花粉症及食物过敏在内的多个系统的过敏症状。
过敏因素知多少
董正邦副主任医师介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因素较多,目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比较明确,如果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有人存在过敏症状,他们的孩子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就很大。而生命中的早期阶段,如胎儿、新生儿甚至初学走路的时候,是学习如何耐受的最好时机。
专家指出,随着年龄增长,过敏性疾病的表现会发生阶段性变化,各系统持续地出现不同的过敏症状的现象。例如,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1岁以后逐渐出现反复喘息和哮喘、过敏性结膜炎和过敏性鼻炎。因此,对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应该从最早期的特应性皮炎开始。
特应性皮炎复杂且难缠
专家介绍,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典型的过敏性皮肤病,常常出现皮肤干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和剧烈的瘙痒,该类患者多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疾病。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主要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与免疫平衡。患者常常出现聚丝蛋白基因的缺陷,从而造成表皮中聚丝蛋白合成的减少,甚至缺失,表现为皮肤干燥。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变化、生活方式改变、不正确的洗浴、感染原和变应原刺激等。过于卫生、西式饮食等现代生活方式,及环境污染、被动吸烟等环境暴露等也可能参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
警惕吃下去的过敏
食物过敏,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过敏原因。尤其是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期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这与婴幼儿的家族过敏史、肠道屏障功能发育不成熟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专家介绍,食物过敏与不耐受不同,除了胃肠道症状,还可出现皮肤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典型的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进食过敏食物后几分钟到2小时内发生恶心、腹痛、肠绞痛、呕吐、腹泻等,部分儿童只出现亚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差、生长发育迟缓或间断腹痛。
皮肤是第二个最常出现症状的靶器官,食入过敏食物可很快出现皮肤症状或使慢性过敏者症状恶化,常见的过敏症状有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特应性皮炎等。食物过敏很少会单独引起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症状,但有时可能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
过敏原检测揪出“真凶”
董正邦副主任医师指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除了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过敏原检测也是诊断评估过敏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另外,查找过敏原并给予针对性防控,对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专家介绍,过敏原检测主要分为体内检测和体外检测两大类。体内检测主要包括皮肤试验、口服食物激发试验;体外检测主要有IgE依赖的过敏原检测及非IgE依赖的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检测。主要注意的是,IgE依赖过敏原检测阳性仅提示为致敏状态,并不等同于罹患过敏性疾病,应结合既往过敏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检测结果解读。
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提醒患者远离过敏原,开展过敏原的脱敏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脱敏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两三年,而且有一定的风险,疗效也因人而异,并非适合所有过敏者,需要医患双方充分评估和沟通,共同配合和努力。
日常管理很重要
专家建议,严重的过敏性疾病可累及气道、呼吸及循环系统,出现的低血压或支气管痉挛或喉部症状导致死亡。此时,应积极的进行自我救治并寻求医疗帮助,尽快到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
此外,专家提醒,过敏性疾病的日常治疗管理应该从整体考虑,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患者及其家属要了解过敏性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注重环境、饮食、运动及情绪的调养,避免容易引起病情发作的事件以及致敏物质,从而更好更快地控制病情。
2024-11-24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4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