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黄若欣
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的中国女学生黄若欣(27岁)已经找到。对于失联的事情,黄若欣给出两点回应:其一、最近在写博士的研究计划,手机关机好久了,没看到消息;其二、平时跟父母也是很久才联系一次。
按道理讲,黄若欣已经找到,并且也作出回应,这事儿就算到此结束。因为就媒舆的关注初衷来讲,本就是“希望平安”,现在既然黄若欣是平安的,那么媒舆立马退场才对。可问题是,面对黄若欣的回应,媒舆非但没有退场的意思,反而开始走向质问:“黄若欣,你为何这么不懂事儿呢?”。
某种意义上,按照当下父母跟子女的联系频率审视,黄若欣的父母半个多月联系不上女儿确实会焦急。在这个事情上,虽然黄若欣回应“平时跟父母也是很久才联系一次”,但既然她的父母已经到了心急如焚的地步,就说明这次的“很久”已经严重不正常。就此而言,批评黄若欣不懂事儿确实是可以的。
不过这也只是基于当下的亲子联系频率而言的,而回到具体的联系频率上,其实黄若欣所回应的“最近在写博士的研究计划,手机关机好久了,没看到消息”也是该被理解的。因为在没有即时通讯工具的年代,别说是半个多月联系不上人们不会着急,就是三年五载不联系也不会太慌乱。
因此就黄若欣的失联插曲来讲,撇开既定的现实不说,它本身也反映出我们所处时代的通讯焦虑。说到底,习惯了“在吗?”、“忙吗?”的即时通讯氛围,稍微延迟的回应都会被认为是怠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情况下打破常规都是会触发担忧的。
所以无论如何解释,黄若欣在具体的处理上,依然无法回避不懂事儿(现实意义上的世俗考量)。但是作为媒舆审视来讲,既然初衷已经实现,那么对于黄若欣就不要太过严苛,要不然所谓的“关注”就显得不够纯粹。
换言之,在面对“父母的寻女崩溃”和“女儿的淡定回应”时,即便我们觉得其中可能存在蹊跷的一面,但是作为公域审视最好还是给私域更多腾挪的空间为好,只有这样公域的关注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善意,要不然很容易走向为关注而关注的噬血之路。
实际上,传统认知模式有一个前提假定: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的真相或者真理。可事实上,即便黄若欣回应的再怎么充分,也只是基于媒舆现实在回应,至于她对父母私下要说的话,可能永远会被掩藏。
之所以要强调这个问题,就在于我们在结论黄若欣的失联插曲时,要尽可能地避免过多的道德审视,即便整个过程调动了很多媒舆资源。但是这个过程只要解决了黄若欣父母的焦急问题和确认了黄若欣的平安,那么这本身就是值得的。
而我们最怕的是,就因为黄若欣没出事儿,很多人就认为她的父母在浪费公众的热情。这其实也给我们一种启示:真正的关注性的善一定是宽容的,因为只有目的性不强的善才更容易抵达。
循此就黄若欣的失联插曲来讲,除却反映出当下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疏离现实,也算是一次典型媒舆的善意实践。毕竟对于媒舆质问的氛围来讲,基本盘面还是“平安就好”,而对于“不懂事儿”的责问即便存在,总体上却显得相较温和。不得不说,只有回到人本身去看待问题,才能基于善本身去释放善意。
2024-10-26
2024-10-23
2024-10-23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1
2024-10-01
2024-09-24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