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要在3小时内开始溶栓,创伤患者最好在1小时内进入手术室,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急救过程中,每一秒都格外珍贵。急救能力建设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百姓生命安全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我市发布《常州市医疗急救体系高质量建设提升实施方案》《常州市卫生健康“十百千万”惠民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运用车载5G医疗设备,实现车载设备信息、指挥调度信息、院端信息的互联互通,构建以智慧急救为特色的全市医疗急救体系,让院前院内衔接更加高效,缩短危重病人抢救的响应时间,有效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1月19日,龙城大道急救分站正式开始运行,站点工作人员由市四院医护人员组成,共有3辆智能救护车,负责常州西北区域内百姓及江宜高速、沪宁等辖区内高速常州段的院前急救任务。半年来,龙城大道急救分站已出车1167趟,其中救援高速险情29趟,诠释了站点建立的初衷,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无数真实的案例展现了“智慧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治疗”这一新模式的成功。急救现场7月24日凌晨6点,市四院急诊微信工作群里传来一条消息:某路口车祸,伤者为多发伤,伤情严重。市四院急诊科副主任巢益群迅速赶至急救大厅南侧5G工作站区,一面55寸的电子显示屏挂在墙上,正同步显示着救护车上伤者的情况——心率135次/分,血压108/65mmHg,血氧饱和度92%。大屏下方,另一块电脑屏幕中映出随车医护人员抢救伤者的身影。两块屏幕借由“5G”通讯网络,在救护车与医院间架起一座“零时差”的桥梁——“患者心率快,血氧饱和度低,看看呼吸道是否有异物?”“血压有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已经评估,右侧顶部有一长约4厘米的挫裂伤,已经压迫止血,右耳朵及鼻腔有血性液体流出,其他外伤已经初步处理。”“好的,我这里已经启动多发伤应急预案,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介入科的同事已经在大厅等候了!”“好的,我们估计还有3分钟!”3分钟后,伤者被送入抢救大厅,专家团队根据评估立即开始抢救。胸外科专家发现其右侧液气胸及左侧胸腔积液,第一时间予以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减轻肺部压迫改善氧合情况,为后续抢救赢得一线生机。巢益群解释,血氧饱和度低于95%就意味着缺氧,患者伤后血氧饱和度只有92%。上车后,医护人员为其清理呼吸道、给与吸氧,血氧和度却持续波动下降,说明液气胸对肺压迫明显。如果不及时处置,患者缺氧时间过长,会严重降低其预后效果。院内专家通过实时传输,在患者到院前就有了预判,因此才能让院内抢救的衔接“零时差”。制度变迁作为常州北部唯一一家三级医院,市四院2023年急诊人次近8万,抢救危重症人次超1万,且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持续增长。“2013年医院整体搬迁到新北区以后,我们面临的急救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巢益群说,“在怀德时,我们以普通、轻症为主,现在危急重疾病等需要抢救比例明显升高,主要集中在创伤、心脑血管急性发作、急性中毒、妇产与儿科急诊这几类。”急救,必须“高效率”与“高质量”并重。为应对这一新的挑战,市四院定制研发了一体化急诊信息系统,从入院分诊开始,涵盖急救、监护监测、检验检查、用药输液、收费、住院治疗等全流程,实现患者就诊的各种信息互联互通和集成共享。巢益群解释:“患者一进医院,医生根据分诊系统初步判定病情轻重,按照急诊分级,就有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优先权。简洁的结构化信息录入不仅可以高效工作,还可以避免忙乱之下的漏诊、误诊,更可以缩短各环节间的对接时间。抢救过程往往需要多方合作,利用信息比人快的特点,当患者还在转运过程中,‘接棒’的医生就可以从系统中了解其病情并做相应准备了,由此真正做到无缝对接的高效。而高效=时间,这在急救中就意味着生命。”将院内抢救流程做到极致后,今年,市四院又向前迈出一步,与市急救中心联手探索“智慧急救”模式,通过引入“5G”通讯网络,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市四院院长黄武介绍,以往,伤者要等被送到抢救大厅后,经由急诊科医生评估才能启动多学科会诊。现在,通过5G的实时视频连接,院内医生可以提前掌握伤者病情,同步进行远程急救指导和多学科会诊,真正实现了急救的关口前移。“5G”为院前院内一体化治疗创下新速度,由此,院前院内急救从“联合”迈向“融合”,实现无缝衔接。“5G”提速诊疗流程更快捷过去,随车医护人员电话口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容易出现“音译”错误,且耗费时间。患者在被送到医院后,才能在诊疗系统中“挂上号”。现在,患者上车后,基础信息即接入医院诊疗系统。这意味着,患者在车上时,就可以“挂号”,并开通“绿色通道”。各种后续流程不仅存在于医生的判断计划中,更是实打实地存在于医院系统中。急救力量更壮大过去,受限于传输方式,随车医护人员无法传递出实时变化的病情,医院的反馈也存在滞后性。通常,患者只有在进入医院后,才能进入多学科会诊阶段。现在,5G实时传输让双方的沟通跨越空间,毫无时差。在患者运送的过程中,院内的多学科专家团就可以开始会诊,并提供相应的远程协助,随车医护人员从此不再“孤军奋战”。病情评估更精确过去,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病情由随车医护人员通过电话与医院对接,由于人手有限,可能会出现忙于急救来不及电话沟通、病情变化过快来不及沟通等问题。现在,患者的病情数据实时对接医院急诊大屏,院内急诊医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提前呼叫会诊,做好后续抢救准备等。随车医护人员无需分神汇报,可以更加专注于现场急救操作。(记者 李青 通讯员 杜蘅 绘图 夏敏)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