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干伟:守护“格桑花”的“高原园丁”

2024-07-10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郝干伟,1993年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入职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工作至今。2022年7月,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支教教师,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开展对口支援。2024年2月,援青干部人才中期轮换时主动留任。

“刚到青海的那几天,我感觉头重脚轻,有一位老师第一天晚上就被送医院了。海拔高,不用高压锅饭是夹生的;氧含量低,爬两三层楼就气喘;春秋风沙刮起来的时候,一讲话嘴里就有沙子。”回忆起2022年7月踏上青海高原时的经历,郝干伟只觉得恍如昨日,“但看到讲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就觉得有太多事情要做”。

“帮扶”更“扶志”

刚抵达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郝干伟就感到“无从下脚”:教研室、计算机机房的地面坑坑洼洼、老旧失修,其他基础设施也很匮乏。给孩子们一个安全、舒心的学习环境,就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担任过前黄高中11届毕业班班主任的郝干伟调动“大后方”资源,动员毕业生捐款捐物,联系南京野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捐赠价值7.15万元的图书,建设校园图书角……“以前从来不麻烦毕业学生做任何事情,但为了青海的学生们,我们千方百计调用资源。”郝干伟说。

近两年的时间里,郝干伟和援青团队一行累计募集资金120多万元,助力学校各方面建设。

“帮扶”更要“扶志”。从教31年、有着17年班主任经验的郝干伟坚信,一名优秀的学生,一定是一名坚信“我要成功”的学生。“青海的孩子们特别有韧劲,就算是家里特别困难,他们身上也毫无消极退缩的想法,十分阳光上进。我就想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课堂内外,郝干伟进行了各种尝试。他积极打造生动课堂,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堂模式;制订《海南州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检查量表》,让孩子们掌握规划未来的尺度;举行“江海杯”作文竞赛等比赛,让竞赛的热度点燃校园文化氛围,激起学生的争先心理。

“输血”更“造血”

作为正高级教师,郝干伟先后主持过全国及省市区8项课题。2022年正值青海新高考改革第一年,他将江苏的教育新理念与青海当地的教育情况结合起来,更好适应当地学生的发展。

以“新高考、新课程、新课堂”为脉络,郝干伟一行开设了47次专题讲座,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生涯规划展开系统阐述,帮助学校教学管理处拟定了基于新课程的教案编写模板。在输送江苏经验的同时,郝干伟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平时坚持听徒弟拉毛杰等当地青年教师讲课,并往返江苏、青海两地观摩学习32节江苏优秀讲课。

“这学期的‘江海杯’作文竞赛中,在摸清楚青海学生的作文功底和学习生活基本情况后,我们将作文题改为半命题式作文,内容紧紧围绕当地生活。在审阅学生作文时,明显感到他们写作的水平进步很大,内容也鲜活很多。”郝干伟说。

在援青团队的带动下,2023年,学校有46节课被评为州级优质课,4人荣获省级优质课,获奖数量超过前3年总和。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是组团式援青工作的重要内容。高原的高中教师流动性强、教师成长体系不完善,如何激励人、留住人?郝干伟花了一番心思。一方面,联系毕业生、新昌董事长尹鸿强,建立专门用于鼓励教师发展的“新昌教育基金”,鼓励当地教师坚持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在援青团队引入常州的教师遴选机制,设立教师队伍“五级阶梯”,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同时,通过“彩虹工程”,搭起苏青交流桥梁,成立名师工作室,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教研水平。

从平地到高原,从常州到青海,变的是教学环境、学生和资源,不变的是教育的初心、温度和理念。缺氧不缺精神,共产党员的初心始终如一,人民教师的使命一如既往。在美丽的青海高原上,郝干伟就这样守护着最美的格桑花海。

(记者 殷雯馨)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