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沃土的“文艺轻骑兵”——记武进区洛阳镇东方红幼儿园园长周维芬

2024-07-01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晚风带着露台上的花香飘进书房,周维芬身心轻松地投入脚本创作。这是一个体现关爱下一代的小短片,马上要进行拍摄,前段时间她刚去辅导站摸过情况,还要再捋捋思路。

武进区人大代表、洛阳镇东方红幼儿园园长、艺术工作室理事长……2014年以来,周维芬指导创作文艺宣讲作品100余个,参与文艺宣讲活动超过600场次。由她创排的舞蹈、小品、说唱等,将本土文化、百姓故事、文明新风娓娓道来,滋养了一大批村民的精神生活。

她编的节目,大家就是爱看

“周老师,是不是又来给我们排新节目了?”只要看到周维芬,洛阳镇岑村的村民就会这么问。

岑村村下辖18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很早就建起健身舞队、舞龙队等,每年举办丰收节等活动。“我们的演出,老百姓喜欢的程度,一点不输春晚。”72岁的村民黄芳娣种了大半辈子葡萄,改种树苗后田间管理活计少了,有更多时间投入文艺活动。让她佩服的是,自己参演的节目几乎都是周维芬的原创。

“她编的节目,不管是讲垃圾分类,还是讲邻里和睦,都接地气,和实际情况一模一样,大家爱看得不得了。”黄芳娣说,每到下半年,大家就开始期待新一批节目,希望能争取上一个角色;就算没演上,也一定不会错过观看。

这份发自内心的喜爱,在周维芬看来,恰恰是文艺作品的魅力——引发共鸣、传递情感、提供美的享受。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典型故事……都巧妙地被写到歌曲、小品、相声、三句半等作品中,切切实实让群众在乐中学、学中信。

沉下去,灵感一定会冒出来

节目一个赶着一个,演出一台压着一台,最多时2天创作3个作品——高频率“出品”,哪来那么多好创意?周维芬不遮不掩:瓶颈一定有,但身边每年都有新变化,只要沉下去,灵感一定会冒出来。

从洛阳镇走出去的名将王诤,用半部电台起家,开创了人民军队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周维芬由此编写了情景剧《特殊党费》。以“红”为底书写家国情怀,加上本地人演故乡将军的故事,演出效果非常好。

洛阳镇马鞍村在全市较早探索文明积分制,激励群众自觉规范行为。周维芬据此创作小品《文明“分”波》,通过一个时髦小青年与退休老大爷的“交锋”,让观众捧腹之余回味思索。“村民看过节目,都觉得有文明积分好,都想参与。”马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郁军说。

让百姓唱主角,周维芬以网格员的辛勤付出为蓝本,创作戏曲联唱《蓝色追梦人》;挖掘党员家庭的文明传承,创作情景剧《谢谢你陪我长大》……“实”的内容、“土”的语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让这些文艺作品传唱到幼儿园、敬老院、休闲园。

真诚投入,让队伍发挥更大作用

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经年累月的创排中,周维芬带动起一批同样热爱文艺创作的积极分子,他们中有企业家、教师、农民、退伍老兵、学生等。尽管年龄、职业、教育背景不同,但大家共同收获着快乐。

“一开始,看到好多张纸的台词就害怕。”黄芳娣普通话说得不利索,背台词磕磕绊绊,周维芬就鼓励她用方言,不仅表演自然了,还增添了生活气。性格并不外向的许丽梅,从诗朗诵开始,被周维芬引导着逐渐参与到小品等各种节目中,如今已成骨干……

为更好地发挥“头雁”作用,洛阳镇推动组建周维芬文艺宣讲工作室,进一步吸纳本地专家、地方名嘴、劳模乡贤,通过理论研讨、集体创作、名师“传帮带”等方式,打造集理论研究、基层宣讲、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理论宣讲“主阵地”。

“我很幸运、幸福,身边有这么丰富的创作资源,还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周维芬说,她的目标就是培养更多“文艺轻骑兵”,传播好故事、传递好声音。

(记者 周茜 通讯员 孙心怡)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