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搭积木”建起19层!常州建起国内最高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达96%

2024-03-25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90多米高的塔吊上垂下2根粗大的钢绳,一名工人将钢绳的卡扣牢牢锁进墙板预留的扣眼中,随着一声“起”,工人抬起头,做了个向上的手势,这块重达5吨的墙板当即被悬吊起来,从地面缓缓向上提升。

5分钟后,墙板被吊至18楼。吊装工曹保洪等3人将腰间的安全带扣锁在封闭的防护栏杆上,贴着外墙面,用对讲机指挥塔吊工将墙板缓慢靠近墙面。墙板的上沿在19层结平初步固定后,整体还要做一个精细调整,保证安装平整美观。

“往左一点。慢,慢,往里靠靠。”“好,好,停住!停住!”在18楼,吊装班班长凌兴波一边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墙板的水平线、垂直线,一边用对讲机指挥19楼的工友进行微调,直到墙板横平竖直,预留的螺母、套筒、胶条胶缝全部对齐。

紧螺母、旋套筒、绑扎焊接预留的胡子钢筋,工人们分工合作,不到半小时,这块宽2.3米、高4米、厚0.25米的墙板完成安装。

3月20日,记者来到金坛区江南金科大厦施工现场,发现这个工地与众不同:没有外脚手架、密目网及密集的支模脚手架,也没有人拌灰砌墙,地面干爽整洁,工人很少且都很年轻。

“我们这是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超过96%,国内最高。”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江苏沛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春花介绍,江南金科大厦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9层共3万平方米,所有结构主体构件包括柱、梁、墙、板、楼梯都是混凝土预制构件,均在工厂生产制作完成,且每个构件上都有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到构件的安装位置、编码、重量、尺寸等详细信息,整个施工过程可以用“搭积木”来形容。

记者看到,等待吊装的墙板下口有2个螺母、2个套筒,上口边沿垂直方向预留胡子钢筋。丁春花告诉记者,这种墙板叫“预制反打石材夹心保温混凝土外墙板”,施工时,工人按照二维码上的信息,根据图纸编号进行安装。

“装配式建筑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工期短、用工少、环保。”项目负责人段建卫从事建筑业30多年,他说,同等面积的项目,传统施工方式需要约120名工人,现在,最忙时才40个人。8天就能搭好一层,工期也大大缩短。加上墙板在出厂时就做了处理,省去了后期粉刷的工序;安装和装修可以同步进行,总体工期可缩短30%。“而且工地干净。你看,我们场地上水印都看不到,工人脸上、身上也没有灰,再也不是以前灰头土脸的狼狈样了。”

对于这类房子的安全性,丁春花说:“在每一个连接点都要做灌浆,确保形成牢固的整体,而且在关键部位设有钢支撑,提升抗震抗剪能力。江南金科大厦的钢支撑有10处,大楼更加牢固,抗震性能也更好。同时,为保证外墙板拼缝处不漏水,墙板的上下接缝处都设计了高低差,四周预嵌防水胶条,安装完成后,还要在拼缝处内外打胶。”

凌兴波现在的工种是吊装工,这是传统建筑施工中没有的工种。“要会看图纸,吊装要精准,专业性比较强,工作强度比传统施工轻省多了。”35岁的他从业近10年,月收入1万多元,他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我们的工人,平均年龄30岁左右,2个带班的班长都是大学生。”丁春花说,传统建筑行业因工作强度大、环境差,年轻人不愿干;随着新型建筑方式的兴起,建筑工人也能向产业工人转型,成为高水平的建筑工匠,相信这个行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芮伟芬 李佳)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