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燃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燃气安全也事关千家万户。近期国内接连发生的多起燃气事故,再次为公众敲响了警钟。最近各地消防救援部门就处置了多起燃气起火事故。
夏季燃气安全事故频发谨防高温“气上火”
6月25日晚上8时许,河南安阳市文峰区消防救援部门接到报警称,当地一处自建房内有液化气罐着火,引燃了房间里的杂物。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扑救时,房内仍有大量浓烟冒出。
在水枪的掩护下,消防员顺利进入房内,并迅速将着火的液化气罐抬出,转移到室外空旷地带进行冷却降温处置,同时清理屋内余火。所幸救援及时,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7月3日下午五点半左右,江西省赣州市樟田村的一处民房内也发生了煤气罐着火事故。消防救援人员现场拍摄的画面显示,当时厨房内的煤气罐正向外喷出长长的火舌,一旁的洗手槽已有数块瓷砖被烧落。消防救援人员出动水枪控制火势,很快将明火扑灭,并用湿毛巾将煤气罐阀门关上,随后转移到屋外空地,并继续用水冷却降温。
消防部门提醒,夏日时节气温偏高,是燃气事故的高发期。如遇燃气泄漏或着火,应及时开窗通风。并拨打119报警求助。
排查发现部分餐饮企业存在不规范用气行为
根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去年我国收集到媒体报道的燃气事故就有802起,共造成66人死亡。其中,以居民用户和工商用户酿成的伤亡人数最多。而在工商用户事故中,死亡人数全部来自餐饮用户。 为何餐饮场所会成为燃气事故的高发地带呢?记者近日跟随消防部门进行了实地探访。
近日,江苏淮安消防救援支队在联合街道、燃气公司等单位,对小餐饮、小商店等“九小场所”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部分餐饮店虽然安装了燃气报警器,但液化气瓶和报警器的安装位置均不合要求。此外,还存在在同一房间内使用其他燃料等问题。
淮安市清江浦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 陶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同一个场所内是不允许使用包括燃气在内的两种燃料的。
在另一间餐饮店,消防人员还发现该店厨房存在电线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等情况,
在重庆九龙坡区,消防人员晌午时分在某商圈检查时发现,部分火锅店的外摆区域里,仍在使用老旧的煤气罐。这些煤气罐因大多存在软管老化、开关不严、罐体锈蚀等问题,暗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重庆九龙坡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二科科长 殷舜鑫:软管要定期检查有没有漏气、有没有出现老化、有没有硬化。软管有一个要求,就是使用的时长只能18个月,使用的时候,罐体离灶具最近不能小于0.5米。
燃气通常分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种类。根据2022年《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按气源种类划分,液化石油气所造成的事故,占所有燃气事故数量的56.1%,但死亡人数占比高达68.2%。特别是瓶装气餐饮商户事故,在较大事故中占比达到 60%。由于用气环境复杂、人员密集以及报警器联动切断装置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燃气泄漏莫慌张牢记安全用气指南
消防人员介绍,所谓瓶装液化气指的是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因其具有易燃特点,一旦发生泄漏,并在密闭空间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便会发生爆炸。 燃气泄漏该如何辨别和检测?遇到燃气泄漏甚者起火,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以家用的15公斤液化气钢瓶为例,消防员介绍,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其产品自生产制造日期起检测周期为每4年一次,通常使用年限不超过8年。大家在使用燃气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液化气罐、煤气灶开关及管线是否有漏气现象。
上海奉贤区庄行消防救援站指导员 鲍丙凯:检测液化气瓶泄漏有四种方法,“闻、听、摸、看”。首先是闻,如果液化气泄漏,会有液化气独有的臭味传出。可以通过闻,辨别是否泄漏。听,如果泄漏的话,会有“嘶嘶”的声音。看,如果液化气钢瓶泄漏的量比较大,它会有白色烟雾产生。摸,主要是在泄漏点或者瓶阀接口处,如果发生泄漏,它会有冰冰凉凉的感觉。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阀门处涂抹肥皂水的方式,观察是否有冒泡现象,若看到气泡即代表有燃气泄漏发生。如不慎因燃气泄漏导致气瓶燃烧,该如何应对?
上海奉贤区庄行消防救援站指导员鲍丙凯:单个气瓶在持续稳定燃烧情况下,发生爆炸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但是要格外注意的是,钢瓶如果阀门完好,在火灾中受到明火长时间炙烤,是极易发生爆炸的。
消防员介绍,当气瓶发生泄漏并持续燃烧,此时如果直接用湿抹布灭火,只会达到相反的效果。正确的方法是用抹布包裹住手,直接关闭阀门。如果发现阀门损坏,则应迅速清理气瓶周边的可燃物,防止火势扩大,同时用水对瓶体进行降温,并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2024-10-26
2024-10-23
2024-10-23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1
2024-10-01
2024-09-24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