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叫型父母”后果多严重?孩子竟有了一种奇怪的能力!

2021-10-31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河东狮吼,可能是公狮,可能是母狮,虽然威武雄壮,但对孩子而言,后果是可怕的。

毕竟孩子不是幼狮。

01听不懂别人说话的孩子

美国的简·希利博士讲过一个案例,令人印象深刻。

保罗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男生,具有明显的语言障碍,对学校生活极不适应。

障碍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听,一个是说。

别人说话,他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半天都听不懂,经常要让别人重复好几遍。

说就更麻烦了,经常说错话;又因为经常说错话而不敢说话。有时候,他不得不发言的时候,都快哭了。

博士起初认为,这个孩子患有语言障碍。

和孩子的父亲交流之后,博士惊呆了:这并不是简单的语言障碍,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练就的一种“能力”!

02不听、不说,是为了“自卫”

原来,小男孩的妈妈,是一个典型的“吼叫型家长”,对孩子没有一点耐心,经常破口大骂。

家里有好几个孩子,据其父亲描述,“其他孩子都会主动反抗,但保罗表现得就好像什么都没听见”。

事实上,他不是装作听不见,而是练就了一种“充耳不闻”的能力。

图文无关

一个长期在高分贝车间工作的工人,耳朵会习惯性耳聋。如果耳朵不去适应环境、让自己的听力下降,人必然会遭受巨大伤害,最终崩溃。

这是一种生存本能,只有如此,他才能在这个家里生存下去。

但这种“能力”,一旦到了学校、到了社会,就成了巨大障碍,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03大脑的发育,始于谈话

虽然学校和希利博士做了很多补救工作,依然收效甚微。

希利博士感慨道:

“如果他的第一位语言老师——也就是他的母亲——肯费心教导他语言的点点滴滴,那么情况会不会大不一样呢?”

毫无疑问,一定会。

语言对大脑的发展,极为关键。

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大脑的发育,是从“和孩子谈话”开始的。

即便在和孩子交流之前,孩子的大脑有发育,也是生理性的;从父母和他交流的那一刻起,大脑就开始了“社会性发育”的第一步。

父母先不用考虑孩子听不听得懂、理解不理解;何况大部分家长会采用一种便于理解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04交流不是“浪费时间”

很多家长有两个误区。

其一,小时候,孩子如果听不懂,交流就是在浪费时间。

其二,孩子大了,作业多、负担重,与其把时间用在和孩子谈话上,不如让孩子抓紧时间写作业,提高成绩。

两个观点都是错误的。

你说的一些话,如果孩子听不懂,可以变换一下说话的方式,去启发、引导孩子;而不是因此就拒绝交流。

孩子有一个阶段——“十万个为什么”阶段,不管什么事情,都会问“为什么”;直到你解答不了。

没关系,会的尽量阐释;不会的,就老实交代:“我也不懂,要不我们查找一下资料?”

尤其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家长要主动去启发孩子。比如,孩子对雨刮器产生了兴趣,你可以告诉他:

“这两个长长的东西,叫雨刮器,可以刮掉雨水,这样司机就能看清楚道路了。只要拨一下这个东西,雨刮器就能运动了。”

孩子长大之后,交流也很重要。如果作业负担沉重,和孩子谈一谈,让他说说最近的困难,帮他想想办法,大有好处。

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05要善于交流,更要善于提问

有的老师很有经验,上课的时候,第一句话,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制造悬念。

想知道答案?好吧,认真听讲,课程中自然就有答案。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专注度也提高了。

提问是一种非常好的谈话方式。

除了可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积极性,提问还让孩子知道:家长是一个倾听者。

这对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非常有利。

很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教开发,什么九九乘法表、唐诗宋词,背了不少;这种做法,是有争议的。

但有一点,专家都很认同:阅读无早晚,让孩子越早阅读,效果越好。

孩子不认字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也是一种阅读。

在讲故事、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巧妙地插入一些提问,避免平铺直叙。

比如,讲“小猫钓鱼”:老猫回头一看,小猫不见了。

这时候,不妨插上一句:“小猫去了哪里呢?宝宝你觉得它跑哪儿去了?”

不要着急,让孩子想想,然后回答。

这样一来,单纯的“读——听”,就变成了“读——听——问——想——答”,程序复杂了很多,非常有助于智力的发育。

孩子聪不聪明,未来向哪个方向成长,就藏在这些细节之中。

06和善而坚定,做个好家长

即便做不到这些,也要记住:避免吼叫甚至打骂,提升自己,做和善而坚定的家长。

“妈妈吼叫导致孩子语言障碍”的案例,只是极个别的;即便遇到了吼叫型家长,很多孩子也能及时调整自己,避免出现极端情况。

有的孩子,会把父母的打骂,当成“挑战”,侥幸“逃脱父母的魔爪”之后,长出一口气:“幸亏我聪明,又战胜了他们一次!”

这样的孩子,在家长眼中,刁蛮、难缠,但抗挫能力强。很多小时候的“坏孩子”,有了和父母“斗争”的经验,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反倒很成功。

但不能因为他们的存在,就认为吼叫、打骂是正确的。

父母的素养是一回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一回事。如果父母素养高了,这些孩子的成就说不定会更大。

理想的家长,能够协商制定规则,然后和善而坚定地执行。

和善而坚定,很难;但这是成为“好父母”最便捷的路子。

#亲子教育#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