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66.8万名肢残人士 新技术能否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
冯伟(右一)和队友在江边锻炼内蒙古人张先生去年7月在一场车祸中失去右腿,去年11月,他借了8.9万元,在杭州配了一具二手奥托博克真牛假肢。这款顶级智能假肢新品价格53.8万元,相当于一辆最新的小米SU7 Ultra汽车,然而当张先生装好假肢后不久,就频繁出现关节功能受限等故障,张先生与杭州的二手假肢公司就售后问题发生矛盾,要求退货。
3月9日,橙柿直通车报道《一场车祸让爱打羽毛球的他失去右腿,花近9万元买了一个二手假肢,产品频繁出现故障,修了两个多月还没修好》引发社会关注。
目前国内残疾人群体使用假肢的现状如何?橙柿直通车记者采访了多位肢体残疾人和业内人士。
张先生从内蒙古再次来到杭州张先生一场车祸失去右腿 残肢养好再来杭州更换假肢为解决假肢问题,3月13日下午,张先生再次来到杭州,一下飞机便打车直奔位于富阳的杭州立博康复辅具有限公司。
张先生生于1978年,医学本科毕业后,在一家民营气泵销售公司做销售,每月收入五六千元到七八千元不等,在内蒙古算中等收入。他热爱运动,打了20年羽毛球,在去年的一场车祸中,张先生失去了右腿,肇事司机无证驾驶,事故车只买了交强险,赔偿至今还没结果。
“我有个读四年级的儿子,还有一个76岁的母亲,现在我失去了工作能力,做手术、配假肢还借了几十万元,老婆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工资每月五六千元,日子一下子变得难过了,工作现在没法想,先考虑走路的问题,得让自己尽快融入这个社会。”
张先生原打算退货,再去其他地方配假肢,不过还是要配智能假肢。“去年来杭州,第一次试戴了一款二手的进口品牌机械假肢,每走一步就响一声,和机器人一样,而智能假肢步态很自然,和正常走路一样。”
最终张先生与立博公司负责人冯伟协商一致,更换一只2020年的二手奥托博克真牛关节。3月17日,冯伟把张先生送到浙江星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准备重新制作接受腔装配假肢。但一波三折,工作人员发现张先生的残肢流脓不像是磨损导致,冯伟把他送去了五常社区卫生服务站检查。张先生说,拍片后医生诊断是脂肪液化,现场进行了处理,让两天后换药。
3月19日,由于流脓情况没好转,浙江星源也建议他先把残肢问题解决再重新制作接受腔,张先生决定先回内蒙古,把伤养好再来杭州更换假肢。
冯伟20岁截肢经历至暗时刻 创业6年如今客户遍布全国这起消费纠纷的另一方——杭州立博公司负责人冯伟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
1991年出生的冯伟是湖北黄冈人,中专学计算机,毕业后在江苏昆山汽配厂打工。2011年8月8日晚,他在下班路上被酒驾司机驾驶面包车撞倒,昏迷整整一周,左腿骨折,右小腿伤势更重,大大小小手术做了十多次。医生建议右腿截肢,父母开始不同意,但经过三次清创和植皮,最后还是没能保住,右小腿和右大腿先后做了截肢手术。
“人生进入至暗时刻,腿没了,路走不了,也没法工作了。”
2013年3月,冯伟在上海花了5.5万元装配了一具奥托博克3R80机械关节假肢,但做的接受腔不太合适,残肢被磨破,导致他几天不能走路。冯伟上网研究资料,认识了杭州的郑友军,到其公司重新制作接受腔,最后解决了问题。这款假肢他一直用到2018年,后来又陆陆续续换了好几具假肢,从机械关节用到了智能关节。
冯伟告诉橙柿直通车记者:“大部分机械关节弯曲时没有支撑力,走路时步子僵硬,如果不小心踩下去可能会跪到地上,须把关节踢直踩下。智能关节假肢的芯片会发出指令让液压缸提供支撑力,自动协调控制,人可以随便走,不用担心摔跤,步态更自然。”
2013年开始,冯伟到郑友军的公司工作,2019年自己创业。“假肢从业经历让我认识了很多病友, 2022年我开始经营奥托博克二手智能关节的海外代购、销售和装配服务,这三年卖出了70多具产品,除了澳门,全国各地都有我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