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明媚的早上9点,浙大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在妈妈的陪伴下,樊蓉熟练地摇着轮椅进入精神卫生科诊室,开始一天的实习医生工作。虽然来院区实习才没多久,但樊蓉对这里早就很熟悉。
“小时候我就在这隔壁天天做康复,现在给别人看病,你说是不是很神奇?”她咧嘴一笑。旁人确实很难想象,眼前这位长相甜美、声音细腻的姑娘,其实有着远超常人的经历。尽管年纪不过26岁,樊蓉已然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她曾跌落深渊,之后靠着强大的内心力量一步步走出来。这之后,她的人生故事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繁荣似锦,一路生花。
出生后,她就是“别人家的孩子”10岁那年,一场意外让生活彻底颠覆1998年,樊蓉出生在临平。小时候起,她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活泼可爱,大眼睛一闪一闪很讨人喜欢。所有的一切都很顺当,直到小学五年级,那次改变人生的意外到来。那天,樊蓉在学校里被同学推倒,重重摔在了地上。这一次倒地,她发现自己站不起来了。送到医院后,诊断很快下来:脊柱受伤导致血块压迫神经,很可能面临高位截瘫。晴天霹雳,有时就在一瞬间。遭遇意外后的樊蓉,像变了个人一样,不再爱笑也不再爱说话。她才10岁,身边的小伙伴都在蹦蹦跳跳,自己却突然连站都站不起来了,换谁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剧变。那阵子,樊蓉把自己彻底封锁起来,无论谁来家里,她都会躲到房间里不肯见人。有次发高烧要去医院,她一出家门就把头埋进爸爸的怀里,不想让任何人看见……看到女儿这样,最心疼的当然是父母。受伤后,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为樊蓉治疗,努力让她重新站起来。背着樊蓉,妈妈黄阿姨不知哭过多少回,但转身面对时她又要和丈夫摆出笑脸。“我们必须要让蓉蓉相信,这些治疗都是有用的,她还能重新站起来。”纵使千般苦,生活总是要继续的。樊蓉被迫坐上轮椅,学习适应新的自己。一同到来的,还有漫长的康复过程。突发变故后,樊蓉的小学生涯戛然而止。好在虽然一切都很难,她也没有放弃学业。在家自学了五六年级课程之后,樊蓉重返学校开始了初中生活。进入初中的第一次大考,樊蓉一出手就把周围人惊到了。她拿到了数学满分,全年级唯一一个!连老师都很惊讶,这个两年没去学校上课、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康复的小姑娘,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樊蓉自己说得轻描淡写“就是好好学呗”,但妈妈心里很清楚,女儿到底为此付出了多少。后来的事实证明,樊蓉身上常常会出现神奇的事,这只是个开端。
14岁零基础学射击,一周后拿下金牌3年后,她拿起弓箭登上全国舞台读初中后,樊蓉继续一边读书,一边做康复治疗。其间,黄阿姨得知游泳对康复有好处,就送女儿去体育馆学游泳。因为腿部使不上力,樊蓉只能依靠手臂使劲划水。小小一个人在水里努力摆臂,看得实在心疼。巧合的是,这一幕刚好还被同场的一位体校射击教练看到了。教练欣赏樊蓉身上的这股坚韧,觉得这是优秀运动员具备的特质,希望她能尝试练习一下射击。从游泳到射击,转变其实相当大,但樊蓉和爸妈商量后决定试一试。在此之前,樊蓉从来没摸过这种射击步枪,第一次上手时瘦小的她连枪都拿不稳。虽然摇摇晃晃,但樊蓉没打算放弃。咬牙适应了几天,樊蓉渐渐觉得枪好像没那么重了,而且自己打出去的子弹,还真能有板有眼地落在靶纸上。2012年7月,杭州市青少年残疾人射击锦标赛拉开帷幕,樊蓉也报名了。此时的她摸枪才一周多,本为“体验比赛”而去。但谁也没想到,初出茅庐的樊蓉居然迸发出大能量,在赛场大放异彩,斩获一金一银!14岁的她,一跃成为不折不扣的“大黑马”。获得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和第一笔奖金后,樊蓉又做了一个出乎预料的选择——她没有买礼物犒劳自己,而是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社会福利院,把2000元奖金全部捐了出去。看到樊蓉这样,爸妈都很欣喜。除了成绩本身,久违的笑容开始在女儿脸上频频出现,这其中的意义高于一切。那道封闭已久的心门,樊蓉自己正在慢慢推开。由于浙江当时还没有针对射击项目专门立项,考虑到樊蓉的卓越天赋,省队教练慧眼识珠,把她选入了浙江省残疾人射箭队。从射击到射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技巧门道仍大相径庭。
相比而言,射箭对上肢力量的要求更高,这对樊蓉来说也是更大的考验。初时光是拉弓这个动作,她完成起来都很吃力。虽然“一周夺金”的场景不可能再现,但要强的樊蓉显然不会放弃。每天大量的技巧、力量训练她都顶了下来,换来的也是竞技水平的大幅提高。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17岁的樊蓉代表浙江队出战,最终拿下两个第四名。虽然以毫厘之差遗憾未能登上领奖台,但能站在全国舞台展示自己,已然是莫大的胜利。十年后再回看,樊蓉觉得这段运动经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她原本将自己锢于枷锁之内,而体育是那把及时出现的钥匙,让她重获新生。
大学时又创办艺校,杨丽萍送上鼓励“折翼天使”,仍能自信展翅结束全国残运会的征程后,樊蓉选择回到学校,继续高中学业。因为常年在队里集训,樊蓉去学校的时间少之又少,但就算这样功课也没落下,自学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即便在此前的封闭训练期,她还是参加了会考,甚至考得相当不错。正式回归校园生活时,高三已经开始了。虽然前两年她一直没上过课,和班里同学的交集也很少,但当樊蓉坐着轮椅回到教室时,她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温暖。老师同学们都知道她的励志故事,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周围总有人关照着她。更惊喜的是,樊蓉还收到了全班四十多位同学写下的明信片,人手一张,整整一大摞。多年过去,樊蓉依然珍藏着这些明信片,有时还会拿出来看看。“其实很多同学我当时都不熟,他们能这样鼓励我,真的很感激。”虽然依旧需要花时间用于康复,没法全天在学校上课,但“文武双全”的樊蓉还是努力跟上了学习进度。2016年6月,她被浙江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录取。进入大学后,樊蓉很快又迎来了人生新阶段。大一那年,她做了个决定:创办一家艺术学校。一个连走路都无法做到的女孩,为何要办艺术学校?樊蓉说,舞蹈其实是自己儿时的梦想,虽然如今无法起舞,但很想通过开办舞蹈工作室来圆梦。同时,她也希望能用自身的经历,给予那些正在追逐舞蹈之路的孩子们更多鼓励。樊蓉觉得舞蹈就像体育一样,也是一种疗愈方式,能给予人力量。在周围人的共同帮助下,学校开办后樊蓉很快适应新角色,将工作室打理得有声有色。她的故事,还被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知道了。之后,杨丽萍还来到杭州专门与樊蓉见了面,并在结束时为她写下了一句祝福:“愿吉祥的孔雀给我们带来如意”。虽是“折翼天使”,但从绝望的谷底爬起后,樊蓉相信自己仍能重新“展翅”。
在当年做康复的治疗室隔壁如今她以实习医生身份接待患者时间来到2023年,樊蓉再次解锁了人生新阶段。她通过自学考研,成功上岸浙工大应用心理专业,完成了又一次角色转变。这一次的选择,樊蓉依然有自己的想法。曾经的经历让她对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有深层的理解和共情,从谷底爬起的她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走出困境。去年下半年,研二的樊蓉跟几位同学一起来到邵逸夫医院实习,跟着教授积累实践经验。很巧的是,当樊蓉第一天来到钱塘院区诊室时,她意外发现如今的精神卫生科隔壁,就是自己当年接受治疗的康复室。彼时是患者,此时是医生,角色悄然间完成了互换。樊蓉也很感慨。冥冥之中一切似有注定,一墙之隔,见证重生。实习期间,樊蓉每天跟着教授查房、出诊,身体上虽然累,精神上却很充实。每位求医者的情况不同,樊蓉也在努力学习不同的沟通方式。这些经验的提升,都需要实战的打磨。不过樊蓉的确挺适合这个角色,她本来就说话温柔声音细腻,又做过英语老师,懂得如何循循善诱。虽然是新手,但患者和她沟通时往往都觉得挺舒适。问诊时,也常有人会注意到樊蓉的轮椅。她并不避讳,会跟患者坦诚交流。其实她的故事对于患者来说,未尝不是一剂强心针。即便是最艰难的岁月,也终有走过去的那一天。眼下,樊蓉在邵逸夫医院的这段实习期已经结束,收获很大。2025年,樊蓉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特殊教育高等院校的心理教师,为残疾人士提供帮助。她经历过远超常人的绝望、重生,深知这一切的背后,需要何等的内心力量。未来,她也想将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人。“我觉得,只要不放弃自己,生活就不会放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