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2025-04-07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17个共富工坊托起600余人家门口“就业梦”

杭州日报讯 “这几天早晚温差大,早上出门买菜的时候天气还挺凉的,这个帽子戴戴很方便。”接过“巧大姐”共富工坊新制作的手工帽子,上城区丁兰街道白马庄社区的陈大伯喜笑颜开。包括陈大伯在内,最近社区部分高龄居民陆续收到了“巧大姐”共富工坊新制作的一批帽子和拖鞋。这份爱心已经延续了8年,该共富工坊通过承接绣花、剪线、毛边等来料加工业务,已累计帮助白马庄及周边社区3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上城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的新路径,坚持物质共富与精神共富两手抓,突出“扩中提低”,发挥党建联建机制横向集成、纵向贯通优势,健全党组织统领下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校企、工坊等多方联动机制,截至目前已建立了17个共富工坊,累计帮助6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月增收近2000元。

“走访村民时,他们说想学直播带货,我就带他们一起做了。”丁兰街道沿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华荣是“尚城优品”共富工坊党支部书记,他主动链接社企资源搭建专业直播间,寻找稳定合作的主播团队,邀请专业老师为村民提供直播运营培训,摸索出了“党组织引领、企业助力、农户供货、主播带货”的运营模式,帮助村民对茶叶、熏鸡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线上直播,截至目前工坊已创收70余万元。

针对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上城区实施“一坊一策”精准帮扶。“这是我们自己编织的包包,你们看漂亮吗?”在小营街道“福援启智”共富工坊直播间内,学员俊俊正在镜头前展示工坊的产品。像这样的原创手工艺品义卖每周都会进行,现直播间已积累粉丝3000余人,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集市相结合的形式,这里的特殊群体学员每月能够创收近600元。

“别看这600元不多,背后的意义却不小。”“福援启智”共富工坊负责人戚雅妹说,他们为学员提供康复训练和技能培训,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照看压力,也帮助他们重拾融入社会的信心和能力。据了解,该共富工坊建立以来,已帮助6名学员走上就业岗位,分别从事前台、收银等简单的工作,平均每月增收1550元。

此外,在望江街道“匠心守望”共富工坊,30余家“望江红云”党建联建单位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邻里食堂、“益爱星”助残服务中心等为残障人士、老年群体提供困难帮扶、专属岗位;采荷街道“荷湾暖咖”共富工坊也提供手工艺品、咖啡、面点等就创业指导,通过创设共富直播间、荷湾集市等线上线下载体,在帮助特殊群体缓解生活困难的同时,更有力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在上城,专为特殊人群打造的共富工坊一共有8个,已累计帮助223名学员实现辅助性就业。

发挥党建联建优势,推动企业与村社结对共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多方联动机制运行的重要一环。其中,南星街道一党建共建单位在了解辖区特殊人群的就业需求后,主动与装饰艺术系毕业的听障学员签订就业合同,在街道“益星”共富工坊成立了工作室。“工作室创作的釉上彩瓷器好看又实用,很受大家欢迎,效益挺不错,还很有意义。”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将持续立足上城实际,聚焦低收入群体、失业妇女、特殊人群等不同群体的物质增富和社会融入,牵引调动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力量,深化多方联动机制,不断拓宽家门口的共富路。”上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