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场 种出“未来味道”

2025-04-03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机械臂种菜、AI管农田

杭州日报讯 眼下正值春播时节,在位于绍兴上虞区丁宅乡的智慧农场“农创智谷”,玻璃温室和十几座白色钢架大棚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一株株番茄、甜瓜苗正在其中快速生长,叶嫩茎粗、长势喜人。

走进“农创智谷”最大的玻璃温室,科技感扑面而来:一条全自动育苗流水线正高效运转。一只机械手臂精准抓取一盘盘播种后的育苗托盘,如同搭积木般在运输车上堆出整齐的方阵,运送到育苗室中存放;发芽后长成幼苗的托盘则被运输到移栽区,种苗移栽机器人从托盘垛中逐个取出幼苗,通过视觉识别和精确定位系统,将幼苗移栽到种植槽中,确保每株幼苗的间距和深度符合种植要求。

“这个机械手臂叫‘码垛机器人’,效率可高了,一个小时可以叠720盘幼苗。”“农创智谷”技术人员郑锦飞介绍。这个智慧农场由上虞区农业农村局投资建设,总投资1000余万元,通过引入农业机器人、农业综合数据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对土壤、气象、作物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精细管理。“目前玻璃温室只需要一台电脑或手机,就能全程实现自动种植、采收、包装等。”

“农创智谷”不仅是智慧植物工厂,更是一个创客孵化器。凡是农创客都可以加入,种什么水果、怎么种,“农创智谷”会帮忙对接专家指点。

在12号智慧大棚,俞宇伟正仔细察看凤梨长势。只见深绿色的凤梨叶子茂密挺拔,足有半个人高,蔚为壮观。“一只手机管大棚。”俞宇伟自豪地说,她不常来大棚,平时只用一只手机,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喷施水肥等全部可实时操控。

俞宇伟是土生土长的丁宅人,两年前她辞职回乡,带着1万株“台农16号”凤梨苗,成了首批“入谷”的农创客。在“农创智谷”水肥一体化滴管灌溉技术、催花效果的对比试验、土壤改良更新等技术的加持下,去年10月,俞宇伟收获了第一茬凤梨。“卖得很不错,大家反馈口感鲜甜,汁水充足,果芯纤维感不塞牙,在本地一上市就被订购一空。”俞宇伟自豪地说。

短短时间内,“农创智谷”已有10多位农创客(团队)入驻。“他们种植的凤梨、果桑、甜瓜、燕窝果、老鸦柿、食用玫瑰等特色产品和新品种,不仅丰富了市场,还推动了上虞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上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农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将把“农创智谷”打造成为上虞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数字农业工厂。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