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也能变成科技界的“弄潮儿”每日商报讯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AR助听眼镜、外骨骼爬楼机器人……昨天,“IN龄”共富市集开集仪式在拱墅区大关街道大关公园盛大启幕,这是一个为老年群体“私人定制”的“IN龄”市集。
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已达1405万,占总人口的27.36%,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这个市集有点“潮”,在市集中,老人可以吃美食、体验非遗、玩转文创。此外,市集里面还特地设置了代际交互互动区,老中青三代可以一起体验平板绘画、AI摄影、非遗手作,让老中青三代同游共玩,老年人此刻都变成了科技界的“弄潮儿”。
当科技遇上“银龄”群体,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一位70岁的金阿姨,正在现场体验一款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我的腿不需要动,它就可以让我自己踏步,感觉很轻松。”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外形就像普通轮椅一样,但是神奇的是,人坐在轮椅上,腿上、腰部绑上绑带,按一下开机键,它就可以让人从坐着的状态立马站起来,而脚可以实现前后踏步。
牛仁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方家豪介绍,这款机器人可以让下肢不便的老年人在轮椅上做康复训练,相比去康复中心,这款机器人更轻巧,可以推到床前使用做康复。目前这款机器正在拿证阶段,在杭州、丽水、金华等十多个医院临床试验,预计今年5月投放到市场,未来也会生产更加轻便的家庭款机器人。
活动现场,大关街道还创新性地将“共富大篷车”引进市集,演出汇聚了省青联、拱墅区文联的优秀演员,也有“摇滚奶奶”等本土网红团队,更有舞者契约等,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展现基层文化活力。
像这样的“共富市集”,大关公园还会持续举办,打造“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的可持续运营模式。大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把大关公园打造为触发代际互动的‘乐园’,通过市集、沙龙、工作坊等多种手段引领杭城老年人探索不被定义的生活方式,通过‘公园+场景’‘公园+服务’‘公园+生态’,力争把大关公园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银龄人士友好活动空间和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生活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