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春天去哪儿了?数据揭秘“春如四季”之谜

2025-03-29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3月24日,游人走在杭州西湖白堤上。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今天出门穿什么?”

这应该是近一个月来最让人犯难的问题。

杭州3月的天气真实上演了“春如四季”的桥段,走在街上,昨天还有人短袖短裤清凉出行,今天就裹着棉袄瑟瑟发抖。

气温总在初夏与寒冬间“反复横跳”,让人不禁疑惑:杭州的春天去哪了?

热破纪录后“满30减20”

气温为何坐上“过山车”?

进入3月,1日才经历了一次显著升温,寒潮就用冷风冷雨把杭州拉回了冬天,多地迎来今年的强对流天气首秀,桐庐、建德等地甚至出现了冰雹,大的堪比鸡蛋。

3月10日杭州官宣入春,本以为将坐上开往春天的列车,没想到上了过山车的轨道——

和春雨“纠缠”了一周,冷空气送来“冬日返场券”,杭州17日迎来今年3月最低气温1.4℃;随后升温如换季,3月26日杭州最高气温达34℃,打破有气象纪录以来杭州3月高温极值(2007年3月31日32.8℃),相比初春更像是初夏的节奏;紧接着,北方强冷空气27日拍马赶到,不少地区进入“满30减20”模式,最低气温直接跌至个位数。

“罕见高温主要源于近期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较常年显著偏强,导致西南暖湿气流与地面高压后部偏南风叠加,快速抬升气温。”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分析,而随着强冷空气南下,这场升温被打断,使得气温一路“退回”冬日。

如此断崖式降温,算是“倒春寒”吗?毛燕军说,根据杭州的倒春寒定义(4月5日以后连续3天平均气温小≤11℃的现象),今年3月的气温变化不属于倒春寒。

一键夏天一键冬天

春天去哪了?

有网友表示,“印象中天气转热应该在5月,却在3月就穿上了短袖”。

春天真的越来越短了吗?

在毛燕军看来,近几十年,杭州春季平均长度有长有短,但总体有缩短的趋势。

浙江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杭州常年(1991-2020年)入春时间为3月10日,结束时间5月18日,平均长度69天。而2011年-2020年间春季平均长度只有61.2天,春季长度有明显“缩水”迹象。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管玉平团队所做的一项研究解答了春天时长的变化。他把温度分成了四等份,根据四等份所对应的阈值定义春、夏、秋、冬开始以及持续的时间。

从整个北半球来看,1952年观测到的春天的时间为124天,夏天为78天,秋季为87天,冬季为76天。至2011年,春天变为115天,夏天为95天,秋天为82天,冬天为73天。可以看出,春天缩短,夏天变长,秋天、冬天也在变短。

但历史记录表明,春天仍是四季中最长的一个季节(以整个北半球副热带为例),冬天是最短的季节,但是随着全球变暖,相对于过去的标准来讲,春天的变化最敏感、最显著。

“春如四季”的怪天气

会越来越频繁吗?

南方此轮回暖,超500个国家级气象站气温追平或打破3月最高纪录。

春季大暖,其实有迹可循。

潮新闻通过梳理1991年以来杭州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发现,杭州春季的平均气温以每十年0.5-1℃的幅度在上升。

极端回暖的背后,是全球变暖叠加拉尼娜状态的影响。

2024/2025年冬季,尽管大气环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拉尼娜年的特征,导致我国的冷空气过程较为活跃,出现了10次冷空气过程,但受全球变暖的持续影响,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仍然偏高。

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往往有滞后性,拉尼娜状态结束后,其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对接下来1-2个季节的气候影响较为明显。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下,叠加拉尼娜状态的滞后影响,导致今年3月大气环流变化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阶段性偏北偏强,气温变化极端性强,这种变化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表现在未来的怪天气将会更加频繁,但不局限于3月。”毛燕军分析,平均气温偏高,主要是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但这不意味着气温会一直处在上升通道,而是会出现波动。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